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公安部谈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诈骗手段加速迭代变化

新网络犯罪已成为主流犯罪,欺诈手段加速迭代变化,攻防对抗不断升级,跨国组织特征日益明显……在14日上午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局长刘忠义就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出现的一些新变化、新特点进行了介绍。
刘忠义表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严重侵犯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财产安全。有的人被骗破产,有的企业被骗停工破产,广大人民群众深恶痛绝。一些重点地区的人员相互勾结,形成专业犯罪群体,严重破坏了社会氛围;一些人被欺骗、出租、出售银行卡、电话卡、向诈骗集团支付账户,成为诈骗者的帮凶,严重侵蚀了社会诚信的基础。在过去的一年里,虽然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遏制了案件的快速上升势头,但犯罪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从打击治理的实践来看,电信网络诈骗不是一个简单的社会保障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治理问题。随着打击治理工作的深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
首先,新的网络犯罪已经成为主流犯罪。近年来,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犯罪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犯罪继续下降。以电信网络欺诈为代表的新网络犯罪已成为主流犯罪,成为公安机关面临的严峻挑战。虽然这类案件在过去一年打击高压的情况下有所下降,但案件仍在高水平运行,形势仍然严峻而复杂。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人们的生产生活加速向互联网转移,进一步加剧了案件的高发生率。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成为全球打击治理的难题。

公安部谈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诈骗手段加速迭代变化二是诈骗手法加速迭代变化。诈骗集团紧跟社会热点,随时改变诈骗手法和文字。诈骗集团针对不同群体,根据非法获取的准确个人信息量身定制诈骗剧本,实施准确诈骗。公安机关发现的诈骗类型有50多种,其中网上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虚假网上贷款、冒充客服、冒充公安法是五种主要诈骗类型。自去年以来,通过刷单返利骗取群众信任,然后引流到虚假投资平台进行诈骗的案件频繁发生。案件和损失超过30%,被骗100多万元的重大案件时有发生。
三是攻防对抗不断升级。诈骗集团利用区块链虚拟货币、AI智能、GOIP、远程控制、共享屏幕等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更新升级犯罪工具,加剧与公安机关在通信网络、转账洗钱等方面的攻防对抗。从通信网络通道的角度来看,使用虚假信息APP实施欺诈已占所有案件的60%,并开始大量使用秒拨VPN、云语音呼叫和外国运营商的电话卡、短信平台和通信线路欺诈。从资本渠道的角度来看,传统的三方支付和公共账户洗钱的比例已经降低,大量使用跑步平台和数字货币洗钱,特别是使用USDT(泰达币)危害最严重。公安机关会同有关部门,始终与诈骗分子斗智斗勇,不断研究调整打击防范措施,确保始终保持主动权。
第四,跨国有组织的特点越来越明显。欺诈集团组织严格,分工明确,呈现出跨国有组织犯罪的特点,如多行业支持、产业化分布、集团运营、精细分工、跨境布局等。集团领导和骨干经常躲在国外,以高薪招聘的幌子,引诱招募年轻人出国从事欺诈活动,目前在柬埔寨、菲律宾、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土耳其、缅甸北部等国家和地区,仍有大量的犯罪团伙向我们的公民实施欺诈活动。集团领导通过海外聊天软件指挥国内人员从事APP生产开发、排水推广、销售信息、转账、洗钱等违法犯罪,国内外联系紧密,跨国有组织犯罪特征日益明显。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微信二维码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