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央行货币政策升级助推经济“内循环”新格局

央行数字货币的进展无疑在2020年成为吸睛重点。8月29日下午14时许,建设银行手机app开放针对普通用户的央行数字人民币DC/EP。用户可以通过在建行APP搜索“数字货币”来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

虽然仅仅一个多小时后数字货币钱包功能就被关闭,但从近期国内的各大动作来看,数字货币或许真的已经来临,大范围推出也已经是呼之欲出了。

什么是DCEP?

DCEP(DigitalCurrencyElectronicPayment,全称数字货币电子支付,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全新加密电子货币体系,将替代M0(人民币流通量),与纸币的属性功能完全相同,是一种法定货币。同时DCEP采取双离线支付,交易双方均离线,即便是在没有信号的场景,交易也可以发生,央行采用双层运营的模式来对DCEP进行管理。个人和企业通过商业银行或者商业机构开立数字钱包,通过银行卡就可以兑换DCEP;而央行主要管理商业银行,并不直接面向用户。也就是说数字人民币APP钱包,是指通过支持数字人民币钱包的智能应用提供的钱包服务。另外DCEP具有某些区块链数字货币的特征,即匿名支付。

DCEP或重构未来商业形态

如今,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离消费者越来越近,央行数字货币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对于现金的替代。不过这种支付方式的微妙变革,将对央行监管,未来金融形态、以及未来的商业形态,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从短期来看,DCEP的推出使得很多商业流程发生了改变。从长期来看,互联网实现了信息的数字化,彻底重构了信息的传递模式。中国央行数字货币广泛使用后可以让央行有完全能见度。这可以让央行拥有更好的金融监管系统。

更重要的是,DCEP的推出,市场上互为竞争关系的独立的区块链网络,会逐渐整合成相互连接的生态,打破互不兼容孤岛。所以说,DCEP的推出加上区块链技术的官方授权,很有可能解决一个世界性的联盟链困局。可以预见,中国区块链生态已经进入了演化的快车道,而未来的商业形态将迎来颠覆性的重构,产生的连锁反应和变化一定是现在难以想象的。

高效监管资金透明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上表示,中国央行数字货币是可以加载智能合约的。所谓智能合约,不一定是一个合同,它其实是一个被写到区块链里的小程序。借助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和分布性,智能合约可以实现在没有第三方监督的情况下诚实可靠地运行。智能合约可以让央行的监管更加高效,他可以让DCEP实现定向发行与监测,实现前置条件满足后生效。所以说,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的最具跨时代意义的特点是可以加载智能合约。

除了监管相关的应用,智能合约也可以在专项资金场景,消费券发放场景里使用,消费券发放的场景,DCEP应用有着天然的优势。直接发放现金,这些钱可能转化成了储蓄,无法达到刺激消费的目的。并且数字货币可以监测贷款流向,能有效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这是其他支付方式目前无法达到的。这非常适合政府引导基金,政府产业补贴,政府科创补贴等领域使用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微信二维码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