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币圈小蝶:高频交易的前世今生

揭开高频交易操纵市场的“黑幕”?

2003年,加拿大皇家银行(RBC)的资深交易员布拉德·胜山(Brad Katsuyama)被派驻纽约拓展美国市场业务。他发现,交易变得越来越困难,委托单很难成交。他得知,由于交易所的交易系统位于新泽西,交易信息传输速度较慢,使得那些速度更快的人先抢到了更好的买卖价位。于是,交易者不得不加价成交或取消委托单。

高频交易的定义有些不同,但一般认为是一种利用硬件设备和交易程序的优势,快速获取、处理交易指令并频繁买进卖出以赚取价格差价的交易方式。

尽管高频交易现在很盛行,但其历史并不长。有人认为,高频交易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萌芽,但更普遍的看法是在1999年前后兴起。

在高频交易时代,速度是一种策略。对高频交易者来说,市场中同一交易标的买卖价差仅在毫厘之间,要求整个交易过程所花费的时间越少越好。

高频交易机构获取即时交易信息,并根据此判断股票价格可能发生的变化。然后,他们迅速进行买卖操作并在极短时间内平仓。尽管每次操作获利微薄,但交易次数极大,微利仍然能快速积少成多。

高频交易机构追求更快信息传递手段,以利用延迟套利策略获利。据估计,高频交易商每年利用延迟套利策略获得的利润接近210亿美元。

高频交易的速度之争背后是巨大的利益驱动,但实现“快”也需要付出代价,比如巨额的线路服务费和租用费。

在中国,高频交易受到金融行业机构的关注。虽然T+1交易制度的限制对于高频交易的实施提出了挑战,但随着一些创新产品如ETF和融资融券标的推出,高频交易正逐步被一些机构运用到这些产品的交易中。

猜你喜欢

微信二维码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