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代购乱象:售假返利背后的传销真相

以假乱真变相传销,违法走私微信代购出现了三大乱象。微信代购是一种新的经济现象,许多代购商利用微信进行推广销售。然而,《经济参考报》调查发现,微信代购存在售假成风、变相传销、违法走私等问题。针对这些乱象,有关人士表示,我国需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来约束微信代购,加快法制建设,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乱象一:以假乱真,售假成风。调查发现,很多微信代购的产品质量无法保证,高仿品和假冒伪劣商品层出不穷。这让人难以防范,许多人出于朋友面子等情感因素而不好意思拒绝,结果往往上当受骗。由于缺乏评价机制、信用担保和第三方交易平台,微信代购交易完全依赖买家对店主的信任,从而增加了消费者的风险。当出现欺诈时,消费者的权益很难得到维护。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国清博士分析指出,由于代购交易的双方没有实质性的契约关系,消费者在遇到收款不发货、质量无保证、售假、售后无保障等问题时往往缺乏维权的基础条件。另外,聊天记录等证据的缺失也增加了消费者维权的难度。

乱象二:虚构业绩,发展下线,变相传销。一些微信代购商经常在朋友圈夸大销量,宣称今天卖了多少货、这个月赚了多少钱等,甚至晒出银行卡的进账记录或者订单量,让消费者产生兴趣。一些想从事电商的年轻人被诱惑,加入成为所谓的“经销商”或“正式分销商”。然而,这些产品实际上无法销售出去,只能通过欺骗亲戚朋友购买。这种微信代购实质上就是传销,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最近,大连市甘井子区法院判决了全国首例“微信公众号”传销案件。一名男子注册了4个微信公众号,以“加粉”为名发展了18万余名会员,通过发展下线获得一定的返利。这种新的传销方式涉及地域广,涉及人员多,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

乱象三:奢侈品代购逃税,构成违法走私。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许多微信代购者为了逃避海关监管和偷逃税款而从事走私。南京市法院系统最近审理了多起走私案件,其中包括一些微信代购者因逃避海关监管和偷逃税款而受到起诉。在全国范围内,也出现了一些关于“空姐代购逃税”、“走私高档手表入境”的新闻报道。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最近审判了一起代购偷逃税案件,两名主犯因偷逃税款高达千万元被判刑。

针对这些乱象,财政部、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于2016年3月联合下发了《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对跨境电商进行了规范,明确规定消费者的个人年度交易额不得超过2万元。此额度内,消费者享受关税优惠,超出部分则按照一般贸易方式全额征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也表示,在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同时,要加强监管和提高行业自律。对于新的购物形式,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仍在探索中,我们要让消费者既方便又放心,同时确保产品质量。

猜你喜欢

微信二维码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