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央行考虑两种情况设立和退出结构性货币政策

金融界4月20日消息,人民银行定于2023年4月20日15:00举行2023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届时,调查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阮健弘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将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一位记者提问:人民银行此前表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要“有进有退”。请问决定这些工具到期退出和延续实施时有哪些考虑?今年计划在哪些领域推出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否考虑推出再贷款工具以支持和扩大消费?

邹澜回应称,人民银行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注重发挥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使用了许多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去年特别是为了应对疫情冲击,稳定经济,我们针对特定领域出台了多项新的工具,包括支持交通物流、设备更新改造、保交楼等。总体来说,结构性货币政策起到了积极作用。截至今年3月末,一共有17个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约6.8万亿元,有效引导了金融机构合理投放贷款,促进了金融资源向重大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倾斜。

邹澜指出,决定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延续和退出时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情况。一方面是经济运行中凸显的结构矛盾,例如小微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了缓解其融资压力,我们创设了多个帮扶小微企业的结构性工具,既有长期的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也有在疫情期间推出的阶段性工具,如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另外,疫情冲击导致交通物流等领域面临较大困难,为帮助交通物流纾困,我们设立了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

另一个考虑的方面是商业银行快速提升特定领域金融服务的意愿和能力。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外部性,为了降低由外部性引起的溢价,我们设立了碳减排支持工具、科技创新再贷款等。

邹澜表示,考虑到上述情况会随着经济金融形势变化而变化,因此大部分的结构性工具都是阶段性的,设立时都有明确的实施期限。在实施期结束时,如果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或者商业银行的服务意愿和能力已经有效提升,结构性工具达到了政策目标,就会按期及时退出。

此外,邹澜补充称还有两点需要说明。一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是牵引带动作用,激励商业银行快速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引导其对特定领域的信贷投放。后续可持续的商业银行贷款才是金融支持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关键。通常还会继续巩固成效的其他宏观信贷指导政策。

二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退出是平稳有序的。退出指的是中央银行不再新发放资金,但已发放的存量资金可以继续使用,最长使用期限可达3到5年,也就是说工具的机制设计本身就是渐进式的。

邹澜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精准有力地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长期工具的稳定性,同时继续实施处于实施期的阶段性工具,为普惠金融、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持续支持。

本文来源:金融界 来源:今日头条 作者:金融界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微信二维码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