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有记者问及央行如何维护金融安全稳定的问题。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回答称,他负责这方面的工作。他首先解释了数字货币发行主体可以分为私人数字货币和央行数字货币。私人数字货币如比特币等既是投机工具,也存在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潜在风险,并被用于洗钱和非法经济活动。至于所谓的稳定币,特别是全球性的稳定币,可能对国际货币体系和支付清算体系带来风险和挑战,因此央行采取了相应措施。
央行副行长还提到,对于私人数字货币,央行仍在观测和研究其央行致力于推进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其中包括批发型和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他认为,大多数人对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的影响已形成共识,而对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的认识存在较大分歧。央行在试点过程中将努力通过业务、技术和政策设计来降低央行数字货币对宏观方面的影响。央行数字货币试点范围还将继续扩大,目前已有1000万用户参与。央行数字货币的下一步试点重点领域将是北京冬奥会场景。
从央行副行长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几个变化。首先,对私人数字货币的定义更接近国际标准,不再使用虚拟货币的负面词汇。其次,央行对私人数字货币的态度相对开放,将其视为投机工具而非货币信贷。此外,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与全球接轨是必然趋势,而与比特币等其他加密货币的兑换也将成为现实。
在这次回应中,央行副行长还强调了稳定币的问题。锚定美元的稳定币在投机、支付和洗钱等违法活动中有更广泛的应用。他认为,央行数字货币的最终目标是国际化,因此面临稳定币市场时必定有一项重要计划。
总的来说,这次央行副行长的回应强调了私人数字货币和稳定币的问题,并展示了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态势。诚然,加密货币市场相对较小,但私人数字资产对于区块链发展非常重要。在合理监管的前提下,应支持主流且被认可的技术区块链项目。此外,应注重区块链的发展,不将有币区块链视为错误的,而是正确引导。
以上为个人观点,希望国家能够适度监管市场,整顿好市场,支持符合发展趋势的区块链技术公司,同时让投资者在大行业发展中获得回报。私人数字货币被定义为投机工具,央行数字货币应与之区分,并建立一个开放的数字资产市场。最终,希望央行数字货币能够在国际上获得地位,这也需要与现有的稳定币进行竞争,但涉及国家层面的计划,仅仅是个人的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