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今天我们需要冷静地去解构“元宇宙”。大浪淘沙,真正扎扎实实做技术的产品才能留存下来。就像冷静过后的VR和AR产品开始逐渐走向成熟,并且在今天开始被人们慢慢接受。
什么是“元宇宙”?AR、VR技术和元宇宙有何关系?与元宇宙及极为相似的数字孪生技术具体是什么?我们真的需要虚拟世界吗?
什么是“元宇宙”,AR、VR、MR有什么区别?
“元宇宙”由”Metaverse”一词直译而来,最早见于1992年的科幻小说《雪崩》,“元宇宙”指平行数字世界里的新的生活空间。当下的网络空间正在形成一种新的生活模式,这种生活模式并未完全脱离现实生活。一方面,网络中的生活模式可以在网络空间中独立运行,但另一方面,这种生活模式又与现实社会紧密相连,一定程度上是现实世界的投射。
VR、AR、MR等技术是构建并进入一个元宇宙所需的底层支撑技术。AR(advancedreality)指增强现实,是在现实世界的基础上叠加数字化内容。AR设备基于光学透明镜片,使用者佩戴上AR设备后首先能透过镜片看到真实的世界,而后通过投影或者图层显示的方式在现实环境的基础上叠加数字化内容。如近些年大火的精灵宝可梦游戏即是采用了AR技术,通过设备让虚拟的小精灵“出现”在现实环境中。VR(virtualreality)指虚拟现实,与AR不同,VR是纯粹的虚拟。使用者佩戴上VR头盔后通过内置的屏幕看到虚拟的数字内容。MR(mixedreality)则是混合现实,是VR与AR的结合。
“元宇宙”并非新鲜概念?数字孪生技术又是什么?
当下的消费互联网市场正在极力炒作元宇宙的噱头,但实际上,早在上世纪60到70年代间,相关的技术已在工业互联网和工业信息网络领域被应用,只是在工业互联网领域,人们用数字孪生技术来代替元宇宙的概念。
“数字孪生”由美国的两大飞机公司——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公司率先提出。工程师们在制造一个现实的飞机翅膀的同时在电脑里生成完全相同的虚拟飞机翅膀。飞机上天后,飞机上的微传感器可以实时接收飞机所有的环境数据和运营数据,在电脑中生成一架与真实飞机完全一致的虚拟飞机。飞机在空中飞行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数据都被完美拷贝,因而此项技术被称作“数字孪生”。
数字孪生技术虽在上个世纪就被提出,但直到近二十年才被广泛运用,这得益于3D打印技术的发展。要真正实现每一个生产步骤和设计步骤的完全孪生,传统的制造工艺无法实现,必须借助3D打印技术。
我国在“十三五”时期就提出要充分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对传统的生产线进行改造。工信部互动媒体产业联盟、数字文化工作组组长、专家委委员包冉表示,即使数字孪生技术不是新鲜概念,元宇宙概念的炒作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专业人士看来更是并无太多新意,但元宇宙概念的炒作和资本的进入却也可以加快相关技术的民用化。
资本为何极力炒作“元宇宙”?我们真的需要虚拟世界吗?
元宇宙概念的火热离不开资本的涌入和对其的大肆炒作,资本的行为不免存在跑马圈地的嫌疑。对于一些互联网企业来说,热炒元宇宙是为了摆脱当下的发展困境,试图占领互联网发展的下一个风口。
以Facebook为例,Facebook目前面临两大困境。一是在传统业务线上,用户增量已经基本见顶,互联网的用户增量红利基本已被瓜分殆尽。二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抛弃Facebook。Facebook主打社交网络服务,但近些年推出社交网络服务的社交媒体应用越来越多,例如TikTok、Instagram等等,若Facebook无法升级成为年轻用户喜欢的业务形态,那么它迟早会被用户所抛弃。
资本所大炒的虚拟世界真的能为我们带来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