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公链:区块链的起源与基石

公有链简称公链。公链对全世界所有人开放,任何人都可以参与成为公链上的节点。参与公链的节点可以读取数据、发送交易和竞争记账,并且交易能够获得有效确认。公链不受个人或机构控制或篡改链上数据,因此被认为真正去中心化。

最早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公链是比特币公链。在2009年1月诞生的比特币时,公链概念还没有被人们所了解,市场对它关注度很低。随着比特币价格的上涨,公链逐渐受到关注。2011年起进入了山寨公链的爆发期,诸如莱特币、比特现金、狗狗币等公链在此时出现。山寨公链是对比特币代码的抄袭改造,凭借其快速出块、发币机制和代币名称的改变,这些山寨公链迅速在市场中获得了成功。

2014年诞生的以太坊加入了智能合约的功能,这一创新使得用户可以在以太坊链上建立自己的应用并发行代币。起初,连以太坊的创始人也不确定智能合约的威力,2015年,以太坊的加密猫和2017年的ICO私募展示了以太坊的潜力。然而,以太坊也暴露出网络拥堵、速度慢和高GAS费等问题。为改进这些问题,2017年爆发了一轮公链创新热潮,诞生了许多公链项目,其中有较为知名的柚子、波场和量子。

公链主要应用于公共领域项目,公链是整个区块链行业的基础设施,没有公链的支撑,区块链应用将无法实现。公链具有开放透明、数据匿名、可查询和可溯源的优点,但依赖算力使公链能耗过高,无法保障交易隐私。然而,自2017年公链热潮开始以来,很多公链项目逐渐消亡。这主要原因在于目前的公链技术尚未完美解决不可能三角的难题,即无法同时保证公链的完全去中心化、高安全性和高TPS(每秒处理交易数量)。

目前比特币每秒处理约七笔交易,以太坊每秒处理约15笔交易,与互联网的处理能力相比存在巨大差距。以太坊创始人V神表示,为了持续发展,以太坊的TPS必须达到每秒处理10万笔交易。由于处理速度无法满足需求,公链无法广泛应用于各行业,这也是许多公链项目消亡的主要原因。但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公链在某些领域实现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微信二维码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