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法定数字货币
法定数字货币是国家央行直接发行的一种数字货币,以法币的形式存在。国际清算银行在一份报告中将法定数字货币定义为中央银行货币的数字形式。
法定数字货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基于传统中央银行账户体系发行,即基于价值(Value);另一种是不依赖账户,采用类似比特币那样由特定密码学和算法构成的数字,即基于代币(token)。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法定数字货币可分为批发端央行数字货币和零售端央行数字货币。批发端央行数字货币适用于银行间支付清算和金融交易结算等领域;而零售端央行数字货币则在普通市民之间流通。
国际清算银行将法定数字货币分为了CB结算账户通用(基于账户体系+零售端),CB数字代币通用(基于代币体系+零售端)和CB数字代币批发模式(基于代币体系+批发端)。
(2) 私人数字货币
私人数字货币和法定数字货币最大的区别在于没有国家信用支持,而是依靠社群的认可随后出现了许多其他数字代币,这些代币在发行量、确认时间、使用算法等方面做了一些改变,但本质上都属于去中心化的社群加密数字代币。
3) 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方式
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的简称是“DC/EP”,全称是数字货币(Digital Currency)和电子支付(Electronic Payment)的合称。2019年8月,在第三届中国金融四十人伊春论坛上,中国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指出,我国的数字货币不会直接发放到普通民众手中,而是采用双层运营体系,央行将数字货币先兑换给银行或其他运营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
数字货币是以数字形式存在的货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数字货币定义为“价值的数字表达”。2018年,BIS下属的支付及市场基础设施委员会(CPMI)提出了一个关于数字货币的“花瓣模型”,从发行机构、货币形态、可获取性、实现技术等四个方面对数字货币进行分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和视频,如果有的话)是由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的,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