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有位投资者留言:“可以把我3500个EOS还给我吗?我拿了3年了,所有财产都在这里了”
这位投资者把所有的资产都用来玩这个DeFi项目了。在9月7日的文章《新手如何参与DeFi项目》中,我这样写道:
“资金量太小的投资者并不适合参与DeFi”,“如果比特币和以太坊这两个资产在自己的总配置中占比低于50%,先不要参与DeFi”。
这位投资者用自身的惨痛经历给我们上了一堂现实课。在此我再次提醒所有的投资者:
资金量小的投资者不要羡慕所谓的DeFi暴富的故事,安安心心配置好比特币和以太坊,等待属于主流币的行情;
资金实力足够的投资者千万要注意资产配置,绝不能把所有的资产都用来玩DeFi,更不能把钱只用来玩一个DeFi,比特币和以太坊加起来的配置没超过50%就不要参与DeFi。
继9月9日翡翠项目跑路后,9月10日EOS上的DeFi项目再次暴雷:据安全公司派盾的数据显示9月10日凌晨01:43分起,EOS的DeFi项目“珊瑚”的遭到黑客攻击,损失逾12万EOS。攻击者账号采用了类似”重入攻击“的模式,对合约实施了攻击。
这次暴雷不是项目方的动机问题而是项目方的智能合约代码出了问题。
客观地说,智能合约出问题导致用户受损的绝不仅仅发生在EOS生态中,以太坊生态早就有先例:YAM就是因为合约问题导致第一个版本流产。但因为以太坊是原创大本营,所以投资者在心里会宽容它所犯的错误。
这就是先发者的优势,而投资者对老二、老三的态度就会残酷得多。
在7月14日的文章《新时代的来临:以太坊确定公链之王》中,我就用大段篇幅描述了当时市场中的一个小变化:EOS第一次跌落前十,并说:
“这个小小的变化在币圈很多投资人看来只是EOS近来表现不尽如人意的一个市场反馈,但在我看来,却是区块链领域一个标志性的转变,是区块链精髓在币价上第一次直观的反映,标志着区块链领域再一次发生洗牌和淘汰,标志着以太坊正式确立公链之王的地位”
自那时起算到现在,已经差不多过了2个月,如果EOS能在这段时间和以太坊的DeFi竞争中超常发挥、扳回一局,或许它的颓势能减缓,但不幸的是EOS接二连三遇到了这样的负面事件,它的声誉及生态无疑将遭受重大打击。
我再次提醒投资者:EOS现在已不具备长线投资价值。
风险管控是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首要注意的问题。市场中的风险有两种:一种是主动型风险,也就是投资者因为自己行为不慎带来的风险,这往往是投资者能把控的;另一种是被动型风险,这是市场的风险,与投资者本身的行为关系不大,往往不是投资者能把控的。
虽然这两种风险不同,但投资者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主动避开或减少它们对自己的危害。
上面第一个案例中项目方跑路,第二个案例中合约出问题,这两个风险都是被动型风险。而第一个案例中投资者全仓买入一个DeFi项目,这是主动型风险。
如果投资者严格做好资产配置,只用少量资金分散参与各个DeFi项目,即便这两类被动型风险都发生,自己受到的损失也是严格可控的,不至于事发时,所有的本金都亏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