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买了20万JST:王团长区块链日记1010篇

今天我看到了一份数据,显示自今年6月份至今,DeFi的锁仓价值从14.4亿美元增长至最高的39.1亿美元。DeFi的发展速度真的很快啊!之前我提到过的UFC也开始借用DeFi的热度,最近还在zb进行投票上币,说不定真的能上中币呢。

最近还出现了一个号称印度版COMP的DeFi项目,叫做PDF。我猜它也是基于以太坊的借贷和资产交互平台,支持去中心化的多资产抵押模式,同时也支持各种基本的跨链解决方案。

PDF列出了很多亮点和特性,比如高性能的跨链交互、流动性挖矿激励、安全的Oracle系统以及分布式多抵押池。预计未来PDF也会在uniswap上开设流动性交易池。

PDF在早期进行了私募,但大部分用于未来的流动性挖矿。国内也有几家资本进行了投资,我找了个朋友,跟着投了几个以太币,希望能赚点钱。

现在只要是DeFi的项目,我都盲目投资,每个项目都投一点。如果你们有好的项目,也可以推荐给我,加我微信:helloworldtz(是我的微信号)。

反正现在币圈的共识是“Shit+DeFi=Todamoon”!狗屎加上DeFi都能涨上天!

DeFi这波热潮应该还能继续1到2个月,不会那么快结束。很多人刚开始进入这个市场,只要整个市场不出现大的回撤,热度就会持续上升。

DeFi最先在以太坊上兴起,但估计币圈90%的人都错过了以太坊上的DeFi项目,现在大家的心态如何呢?

所以现在大家都在寻找下一个DeFi的主战场。于是波场登场了,这也是我买了一些波场币的原因。昨天我买了一些波场币,涨了10%,今天又涨了近10%。我总共投了17万人民币买了100万个波场币,一天就赚了3万多,利润达到了20%。

现在除了以太坊,真正能推动DeFi的公链只有波场和EOS。其他公链都没什么实际基础,只是凭借热度蹭一波而已。

波场布局DeFi要比EOS早,刚好迎接第二波热潮,波场很可能成为DeFi第二波的主战场。一旦justswap上线,上面的项目应该会很多,官方可能会控制一下,推荐一些有帮助的项目,不能让市场无序发展。

昨天下午我买了一些波场币,晚上又想了想,卖了1.5个比特币,买了20多万个JST。JST的流通量是14亿,现在每个只值5毛,流通市值达到7个亿,规模算不小但也不大。如果justswap能像uniswap那样成功,就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最重要的是,这个项目也存在风险,他们说只用300行代码就能开发出一个uniswap,那justswap能有多复杂呢?

虽然我还是买了一些JST,但这只是一种赌博,昨天晚上10点买的到现在已经涨了近8个点。如果波场的生态能成功建立起来,所有的项目都会涨;如果不能成功,就会血崩。从官方的角度来看,如果孙宇晨想要最大化利益,JST的规模小,操作起来会相对容易。

这些东西不用细想,不用深入研究,就是闭着眼睛买。DeFi第二波能走多远,就看孙宇晨的眼光和策略。如果只是为了割一波韭菜然后退出,完全可以割了。现在DeFi的热度已经达到顶峰,币圈的每个人都在讨论。但如果孙宇晨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去中心化的金融帝国,那就有更大的想象空间。波场在这波DeFi中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关键看孙宇晨如何发挥。

除了波场,大家也要关注其他平台的DeFi布局。主流交易所肯定不会傻乎乎地上别人的项目,让自己的资金给别人接盘。币安、OK、火币、ZB等估计正在熬夜想办法,看看如何与DeFi有效结合。如果市场上DeFi的热度持续上升,第三波要么是EOS生态的DeFi,要么就是主流交易所的“变相DeFi”。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EOS官方的b1刚刚在两天前才反应过来。如果他们真的想参与,不仅需要时间来制定产品规划,也不可能像波场那样快速推出。所以我认为EOS的DeFi爆发应该在波场之后。实际上,EOS早就推出了类似uniswap的产品,叫做DEFISnetwork,只是缺乏官方的推动,所以参与的人相对较少(现在eos玩不起来,主要原因是官方b1没有行动)。

另外一个可能的发展方向是主流交易所的“变相DeFi”。各大交易所自家的公链还未出来,大概率会推出一些变种的DeFi,其实就是一种变种的IEO平台,看看他们会如何玩这个。

这些分析都是建立在整个币圈大趋势持续上升的基础上。希望这是一波大的牛市,而DeFi只是个引子。噢耶!"Shit+DeFi=Todamoon"(指DeFi很火热)!

希望这段内容更容易阅读并且分段,以提高可读性。

猜你喜欢

微信二维码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