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在两年前的2018年11月16日,BCH分叉事件引起了轩然大波,两方的算力站出来争吵不休,分裂为BCH和BSV两条链。巧合的是,几天后的11月15日,BCH又要分叉了。
那么为什么每次分叉都在11月发生呢?每年的5月15日和11月15日是比特币现金(BCH)进行网络升级的时间点。在经历了五次硬分叉升级之后,BCH的区块容量已经扩大到32MB,并且增加了对Schnorr签名、隔离验证复原等功能的支持。其中,BitcoinABC团队基本上完全主导了这几次技术升级。
然而,社区的大部分成员对于开发主导权集中在单个团队手中的情况早已感到不满,几乎每次升级都会爆发出各种内部矛盾。例如,2018年的算力大战,就是因为以nChain为代表的BitcoinSV对BitcoinABC打算将BCH转型为智能合约的升级计划提出了强烈抗议,最终导致了硬分叉,诞生了BCH和BSV。而由于社区意见再次不合,这次的硬分叉升级直接转变为硬分叉,还要从IFP计划说起。
与BTC、ETH等主流币不同,BCH的开发团队是以志愿开发的方式工作,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支持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开发者们因此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如果作为全职开发者,意味着他们很可能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而兼职开发者则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开发中。
以比特币为例,每年有1000万美元的开发资金供维持团队进行开发工作,以太坊则每年有3000万美元。而BCH得到的资金只有不到百万美元。因此,为了解决BCH开发团队资金短缺的问题,IFP计划被提出。
IFP计划是由一些大型矿工发起的基础设施融资计划,得到了BitcoinABC团队的支持。该计划的内容是将区块产出的新币8%直接分配给基础设施发展基金(IFP),用作BitcoinABC协议的关键开发资金。简单来说,矿工的一部分挖矿收入将直接用于开发者的开发费用。
然而,将收入交给开发者相当于给他们征收了“矿工税”,这无疑引起了部分社区成员的反对,并导致了一个名为BitcoinCashNode(BCHN)的新开发团队的形成。
于今年1月22日,莱比特矿池的创始人江卓尔在微博和Medium上发布了一篇名为《比特币现金的基础设施融资计划》的文章,提议在BCH5月份的升级中添加一项提案,通过为期六个月的时间,将主要矿池中的爆块奖励的12.5%捐赠给一个专门用于支持BCH基础设施的基金,以提供充足的资金给协议开发者。
该提案得到了比特币耶稣RogerVer、Coinex交易所和Viabtc矿池创始人杨海坡等加密社区大佬的支持,但大多数矿工和社区都在积极反对,太坊创始人VitalikButerin、莱特币创始人李启威等多名人士也对其透明性和去中心化性质疑。BCH生态系统最早的开发者之一Freetrader立即发起了创建BitcoinCashNode(BCHN)全节点,并在该版本中移除了IFP计划。
IFP计划未能如期激活,支持者们也转而立场改变,站在了对立面。
正如前面提到的,比特币耶稣Roger在西方社区的压力下第一个表示反对;江卓尔则表示自己的想法与BitcoinABC团队无法达成一致,且无法进行有效沟通,因此失去了耐心,公开表示支持BCHN。
因此,可以说这次的分叉,BCHN站在了绝对上风。根据Coindance的数据显示,从九月份开始,使用BCHNode挖出的区块数量已超过了使用BitcoinABC客户端挖出的区块数量,因此,BCHA在分叉后很可能因算力不足而无法延续。
但我们无法预测此次BCH分叉是否会引发熊市,或是否会继续沿袭BTC的长期趋势走向牛市。至于价格是否会出现大幅波动,以及硬分叉是否会在未来继续上演,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