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跨链币交易所:2019泰国SEC批准的新趋势

一、大家是怎么聊跨链的

跨链是一个讨论已久的话题。在2016年9月,VitalikButerin在《Chain Interoperability》一书中详细阐述了跨链的技术方案和应用价值。他提到了三种实用的跨链技术,分别是"公证人机制"、"侧链/中继"和"哈希锁定"。此外,还讨论了跨链在资产交换、原子交易、预言机、信息互通等应用场景中的可能性。

国内外对于跨链的讨论大多围绕这三种技术展开,就像早期大家讨论区块链时都在关注共识机制一样。然而,共识机制只是区块链平台设计中的一个方面,其他方面如安全性、易用性、可扩展性等也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而且,区块链的性能也不仅仅依赖于共识机制,全流程处理机制、异步化、并行性以及其他编码、压缩、传输机制等都会影响区块链的性能。

类似于共识机制对于区块链的重要性,前述的三种技术对于跨链来说只是确保跨链访问安全可信的一种机制。机制固然重要,但是从应用落地的角度来看,跨链设计还需要考虑如何设计合理的跨链架构、如何设计简便的适配协议、如何提供易用的跨链接口、如何保证可信的跨链治理等等问题。

因此,本文不再赘述跨链三种技术的解析,而尝试从跨链的技术必要性分析切入,挖掘出跨链的基本诉求,进而思考跨链的设计理念,以及跨链整体解决方案的设计。

二、跨链是必不可少的催化剂

本文从联盟链的角度进行分析。当前,联盟链的底层平台数量已经很多,这些平台或多或少都拥有独特的特点,并且在各个领域都有应用落地。构建在同构平台(通常是同一个底层平台)或异构平台(通常是不同厂商的底层平台)之上的应用之间要实现互联互通,就会面临一些技术挑战。然而,区块链就像网络协议和存储协议一样,最终都会向着趋同的标准化方向发展。因此,联盟链目前处于发展过渡阶段,并非最终稳定状态。

随着技术的发展,联盟链的底层平台在基本功能、协议、接口、数据、安全机制等方面会趋向标准化。但在增强功能、内部架构、性能以及技术选型等方面,仍然会展现出多样性。这符合"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规律。只有走向基本同构,联盟链才能进一步释放活力,推动联盟链应用的发展。

在"所有的链会基本同构"之前,当前最明智的策略是要求同存异,寻找最佳设计,推动标准化进程,尽早实现基本同构目标。你可能会问,既然联盟链发展会走向基本同构,为什么还需要研究跨链呢?事实上,跨链作为联盟链走向基本同构的动力源泉和技术支撑,是这个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剂。

首先,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微信二维码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