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热点|人民网:揭露“趣步”骗局,走路赚钱的“美梦”破灭

"让汗水不白流","只要每天走够4000步,每月就至少能赚200元"……这些口号都是一款名为"趣步"的APP的宣传语。这款APP声称"走路就能赚钱",吸引了许多用户。据媒体报道,截至今年9月,这款名为"趣步"的APP已经注册了7300万用户。然而,近日该APP因涉嫌传销、非法集资和金融诈骗等违法行为,被长沙市工商部门立案调查。

"趣步"的问题引起了公众的高度关注,微博上的话题#趣步APP涉嫌非法集资被查#的阅读量达到了8526.3万次,百度搜索"趣步"相关资讯也达到了93万条。目前,趣步APP已经被苹果APPStore、安卓应用市场等多个应用平台下架。

业内人士分析称,在"趣步"APP上,用户可以通过走路积累"糖果",但需要将其兑换成虚拟币才能提现,并且平台还要收取相应的手续费。而要减少这些费用,只有通过不断邀请新用户注册来提升自己的等级。这种结合了运动和区块链的模式本质上仍然是传销,涉嫌非法集资的骗局。

近几个月以来,"趣步"频繁更改游戏规则、关闭交易中心、发布澄清公告、APP被下架或无法下载、不能兑换"糖果"等问题。在被立案之前,已经显示出类似资金盘崩盘跑路的迹象。

此外,在软件应用安全方面,用户在注册时需要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账户、微信账号,并通过支付宝支付1元进行身份验证。通过这个环节,平台获取了大量用户的个人信息和位置信息,这些数据可能会泄露给第三方用于牟利。

新型互联网传销乱象让人警惕。光明网评论称,"趣步"之所以成功编织了"赚钱神话",是因为它注册门槛低、参与方便,又承诺有巨额回报。在一定程度上,它确实击中了不少人的"躺着也能赚钱"的心思。当传统的传销模式变得低迷时,我们需要警惕的是传销方式自身也在不断进化。

舆论认为,"趣步"APP存在乱象却拥有众多用户,这说明公众对于新型传销和欺诈的认识还不足。尽管"趣步"已经被调查,但仍然存在其他类似的APP,如"看新闻赚钱"和"刷短视频赚钱"。

对此,专家提醒用户应该提高警惕,对一些所谓的"赚钱"APP要谨慎对待。虽然看似无本生利,但实际上其中可能隐藏着巨大的消费陷阱。例如,平台可能会利用用户刷视频的时间播放虚假广告,或在积分兑换和提现方面设置各种"障碍"。

同时,许多人在微博、论坛等平台上分享了被骗的经历,并提到新型网络传销往往会打着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区块链和虚拟币等时髦的外衣,利用互联网渠道发布信息。用户不应轻信那些"天上掉馅饼"的赚钱途径,如果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应及时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举报。

舆论认为,这次"趣步"事件反映出对舆情投诉的重视不够、相关部门监管不力以及公众理财观念不健康等问题。

首先,"趣步"的风险早有苗头却未被重视,促使"泡沫"不断膨胀。早在今年初,就有网民指出"趣步"是一个披着区块链外衣的骗局;从今年4月开始,长沙市人民政府的官方网站上,针对"趣步"涉嫌违规和传销的问询信就有8封。

有许多人表示,如果早些时候有权威信息对相关舆情释疑,对重要信息进行披露,"趣步"的泡沫就不会吹得如此之大。而且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背景下,有关部门更应该注意识别和监管这类打着新业态幌子的违法问题。

其次,市场监管需要加强专业化。有评论指出,当前市场上创新层出不穷,商业模式快速迭代,这对正常的市场监管提出了更多挑战。在这个阶段,要既不因为"保守"而扼杀创新活力,又不因为"无为而治"而给骗局提供土壤,需要对监管进行专业性和平衡性的考验。

舆论建议,相关部门和手机应用市场开发平台应该加强对APP的监管和上线审核,从源头上加强对金融诈骗的防范和监控。

最后,网络用户的理财观念不健康,金融知识科普教育不足也是庞氏骗局能够得逞的主要原因。专家建议,公民应该提升正确健康的理财意识,关注政策发布,理性谨慎理财。同时,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金融诈骗的科普教育,通过案例报道、公益广告等方式培养公众健康理性的理财观念。

猜你喜欢

微信二维码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