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底,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发布了一项文件,要求清理并关闭所有虚拟货币挖矿项目,并在4月底前完全退出。这引起了舆论和币圈的关注。最近媒体走访相关部门和企业后发现,虽然一些疑似挖矿项目已经转移,但部分大数据项目正在成为高耗能产业。
近年来,由于比特币概念的火爆,虚拟货币挖矿行业也随之兴起。尽管虚拟货币的发展前景目前还没有得出确定的结论,但挖矿作为一种高能耗行业已经开始显现出一些问题。内蒙古作为挖矿项目的热点地区,采取清理行动无疑是重要的规范该行业发展的一步。
挖掘虚拟货币是一项计算密集型工作,需要强大的硬件支持,而这就意味着高能耗。据统计,功耗较大的矿机每天的耗电量远远超过一个家庭一个月的用电量。而全球比特币的耗电量已经超过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力消耗排行。因此,挖矿企业通常会选择电力供应充足的地区,如内蒙古、新疆、四川和云南等地。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公共政策对挖矿行业持审慎开放的态度是必要的。毕竟,伴随挖矿行业而来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比如,高能耗不符合当前的绿色环保发展理念,也可能挤压其他行业对电力的正常需求。此外,挖矿行业对电脑硬件的消耗巨大,导致显卡等硬件价格飞涨,甚至厂商供应不足,给相关行业带来直接影响。
与高能耗相比,挖矿行业的产出与实际效益严重不匹配。一些挖矿项目打着大数据、云计算甚至区块链的旗号,骗取地方补贴和用电优惠政策,却无法给地方带来相应的产值和就业增量。这也增加了一些地方新经济产业的虚火和泡沫。
这个现实也给许多地方敲响了警钟:在对待挖矿行业的问题时,需要更理性的公共态度,切勿盲目被大数据、虚拟货币等概念所迷惑。在招商引资时,需要更加警惕,防止一些挖矿项目借大数据之名进行投机行为。
要知道,一些挖矿项目只不过是为了迎合一些地方对于发展大数据等新经济产业的功利之心。如果缺乏严格把关,任其“乘虚而入”,将浪费能源,也将耽误地方产业发展的机会。
此外,挖矿行业的高能耗特征也提醒更多地方理性看待大数据等相关产业。一般的大数据项目也需要高能耗支撑,并不适合所有地方。在招商引资或政策优惠时,应该考虑项目的能耗成本和地方的能源供应能力。
因此,需要完善相关的评价体系,增加能耗等方面的考核内容。不能因为它们是新兴产业就特别豁免,防止“不计成本”的非理性招商和投资。
发展任何产业都需要充分考虑其背后的成本和收益。面对虚拟货币等新兴行业,在对其风险和利弊没有明确判断之前,保持审慎态度,避免盲目跟风是非常必要的。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最近提醒说,对于目前还无法下定论的比特币等数字资产,应该提高警惕,要清楚它对实体经济的好处。
当然,规范和有序地发展挖矿行业,避免过热和对能源的过度消耗,并不意味着要打击或封杀相关产业,而是要在最大程度上寻求利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内蒙古的清理行动应该成为其他地方的借鉴,防止以“转移”来代替真正的规范,引导挖矿行业与整体社会发展的利益相匹配。
编辑:何睿;校对:付春愔;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