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科学数据衍生的非同质代币势头正盛。这到底是一次吸睛的艺术潮流,还是一场环境灾难,亦或是未来基因货币化的形式?
非同质代币(NFT)市场古怪又特别,从猫咪梗图、音乐曲目到各式各样的数字艺术,NFT市场日渐扩大繁荣。现今,科学也赶上NFT潮流,在线买卖数字文件的所有权凭证。
美国艺术家Beeple的数字作品《日子:第一个5000天》于三月竞拍,其NFT卖出了6930万美元。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于六月8日,以超过50000美元的价格,结标一文件NFT,此文件为诺奖得主癌症研究专家James Allison的相关工作记录。美国太空部队(美军部队之一)于同月17日开始售卖一系列图片的NFT,标记的是人造卫星和太空图像的增强现实图。
还有,发明万维网的计算科学家Tim Berners-Lee,也将从六月23日至30日,拍卖一NFT,标记的是最初网页浏览器的源代码及代码输出的无声视频。
与此同时,生物学先锋人物George Church,及其联合组建的公司,坐落于加州旧金山的星云基因(Nebula Genomics),已经放出其意欲售卖Church基因组NFT的消息。Church是哈佛大学的遗传学家,他曾协助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因提出的计划常极具争议而闻名,包括复活猛犸象、开发一款基于DNA数据的约会应用软件。
NFT潮流因提升了数字艺术的价值而在网上大火,但同时也有人认为NFT不但毫无意义,而且会产生大量碳足迹,因为保存NFT需要巨大的计算能力。
科学界关于NFT的争论也同样火热,有人说NFT为大众打开了认识科学的一扇门;有人认为这不失为一种新筹资手段;甚至在制药公司购买消费者的基因组数据时,它可以成为人们赚取版权费的手段。另一些人则认为,跟数字加密货币工作方式相似的NFT,不过是毫无必要的能量蜂拥进一个注定破灭的泡沫市场。
“见的越多,就越觉得这事太疯狂了。”Nicholas Weaver说道。他在伯克利国际计算机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