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虚拟货币“挖矿”将成为淘汰产业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10部门发布了一系列针对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这些通知明确表示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并将建立应对这种风险的工作机制。同时,国家发改委等11部门也发布通知,宣布将虚拟货币“挖矿”活动列为淘汰类产业。

这些通知发布后,立即引发了币圈的震动。虚拟货币当天全线下跌,比特币、以太坊几小时内大跌近10%。许多虚拟货币交易平台也宣布停止中国大陆的业务。火币表示将在年底前清退中国内地用户,币核、BiONE等平台则选择停止运营。

这些政策的效果如此显著是因为它们释放了两个重要信号。首先,将建立多维度、多层次的风险防范和处理体系。对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的监管将不再由单一部门负责,而是由金融管理部门、网信部门、电信主管部门、公安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等多个部门协作。他们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切断支付渠道、处置相关网站和手机应用程序、加强相关市场主体登记和广告管理等,全面防范和处理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

其次,明确将虚拟货币和相关业务活动定性为非法金融活动。这包括进行虚拟货币兑换、做市、中介等业务活动被认定为非法金融活动。向中国内地居民提供服务的境外交易所也被视为非法金融活动。普通人参与虚拟货币投资交易活动也存在法律风险。这表明虚拟货币交易不再是法外之地,非法交易的“灰色空间”正在收窄。

由此可见,对虚拟货币的监管已经从侧重某一环节上升至顶层设计,全方位控制虚拟货币炒作的监管框架正在逐步形成,我国已进入虚拟货币常态化监管的新阶段。

事实上,我国一直以来对虚拟货币的监管都保持高压态势。特别是今年以来,央行等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表示虚拟货币不具备法定货币地位,禁止金融机构开展和参与虚拟货币相关业务,并清理取缔了国内的虚拟货币交易和代币发行融资平台,这些措施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之所以如此重视打击虚拟货币,是因为相关的投机炒作活动带来了非常大的风险。虚拟货币具有高度匿名性和去中心化等特点,容易滋生赌博、非法集资、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同时,还存在洗钱、资产转移等问题,扰乱经济金融秩序,给国家金融监管体系带来挑战。

尽管在严格打压下,国内首次代币发行(ICO)几乎没有了,“挖矿”活动也趋于停止,但由于相关交易炒作活动的驱动,虚拟货币的大涨大跌和死灰复燃的情况时有发生。此次监管部门的行动再次展示了对虚拟货币的持续打压态势,也表明对虚拟货币的打压不只是一时的心血来潮,更多针对关键问题的监管措施正在陆续推出。

因此,虚拟货币炒作已经到了谢幕的时候。那些仍然坚持“比特币信仰”,期待通过加入“币圈”迅速致富的人可以放弃幻想了;那些还在观望的“赌徒”,继续在地下“挖矿”、转移海外交易的人也可以彻底放弃了。在全方位而且没有死角的严格监管下,虚拟货币炒作这个“过山车”终将到达终点。 来源:经济日报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微信二维码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