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非同质化代币)是什么?从2020年开始,NFT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行起来。从埃隆·马斯克到姚明,从可口可乐到迪士尼、漫威,再到LV、GUCCI、eBay、Facebook,无论是名人还是名牌都开始涉足NFT领域。
NFT的概念最早是由加密猫的创始人兼CTO Dieter Shirley在2017年正式提出的,旨在解释加密猫和ERC20之间的区别,即“非同质化”通证的概念。
NFT代表数字资产。随着加密猫的迅速火爆,NFT被称为“同质化代币”,它们的价值是相等的,可以等价交换。而NFT是不可以进行等价交换的,每一个NFT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NFT都有自己的“身份证号”,具有很强的“防伪”作用。
正是因为NFT具有“防伪”标签,因此深受艺术家和娱乐产业的青睐。例如,今年3月,艺术家Beeple的作品《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以6934万美元的高价在佳士得拍卖平台上售出。这是Beeple在14年时间里,每天创作一张图,最终将5000张图片拼接成一个316MB的JPG文件,并将其以NFT形式出售。
除了艺术作品,很多意想不到的物品也可以受到“NFT化”的影响,比如球鞋、微信头像、虚拟石头、一篇推文等等。可以说,“万物皆可NFT”。例如,推特创始人杰克·多西将自己的第一条推文作为NFT拍卖,最终以29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篮球明星库里开始收集NFT头像,最新的头像是一只由马赛克色块拼接而成的猴子,耗费了20万美元。
相比于海外的火爆发展,国内的NFT发展步伐较为稳健。虽然起步较晚,但国内的NFT队伍越来越庞大。艺术家宋婷成为2020年中国NFT加密艺术拍卖的纪录保持者;阿里旗下的支付宝与敦煌美术研究所及动画《刺客伍六七》合作,共同推出基于蚂蚁链发行的“NFT”版付款码皮肤;电影导演王家卫也在9月6日推出了首个NFT电影作品《花样年华——剎那》。
当NFT作品披上“面纱”后,作品就具备了独特的编码,这样确保了作品的唯一性和真实性,无论作品被复制、传播多少次,作品的唯一所有者都是原作者。
与传统艺术品交易形式相比,当NFT流通时,每一次所有权的转移都意味着创作者能从中获利。而在传统交易方式中,即便原作品在多次流通中被炒至天价,艺术家也难以再次获利。因此,NFT在无形中解决了困扰众多创作者的版权问题,提高了创作者的积极性。再加上NFT高回收的案例,也吸引了很多投机者。
然而,由于大量投机者参与进来,NFT交易形成了大量泡沫,偏离了真实价值。目前出现了很多平台和商家故意抬高价格的情况,市场监管力度不足,很多投资者被“割韭菜”,NFT产品的价格比实物高出好几倍等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是对于NFT作品如何鉴赏和定价还没有形成统一的价值标准。
要让NFT在合规有序的环境中发展,必须完善NFT技术,进一步明确对于NFT的监管态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的NFT交易行为,提高投资者对NFT的理解,警惕风险,谨慎交易。
虽然NFT正处在发展初期,但未来的发展前景仍然不确定。只有时间才能揭示NFT的发展之路。
本文为《华东科技》10月刊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记者:蔡雨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