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际清算银行调查报告显示,在65个国家经济体的央行中,约有86%正在研究、实验或概念验证数字货币,这一比例从2019年的42%增加到2021年的60%。可见,推广数字货币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重要议程,但也面临着挑战。
数字货币(试点版)App已经上架IOSAppStore和Android应用商店,试点地区包括深圳、苏州、雄安、上海、西安、北京、张家口等。已经有一些市民敢于尝鲜,开始使用数字货币进行支付。不禁引发疑问:数字货币和微信、支付宝有何区别呢?
数字货币和微信、支付宝里的钱,在本质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微信、支付宝的钱只是提供了支付渠道,而数字货币则是一种法定货币,只是以数字形式存在。虽然在表面上看起来和微信、支付宝里的钱相似,但实际上有本质的不同。
官方的定义中,数字货币的概念比较烧脑。数字货币是由中国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并向公众兑换。数字货币和纸钞、硬币等现有货币等价,具有价值和法偿性,支持可控隐私。数字货币定位于M0,也就是流通中的现钞和硬币,属于一种“现钞支付”,而非第三方网络支付。目前数字货币尚处于试点阶段,体系尚不完善,需要通过各种卡向数字App的钱包充值。但随着数字货币系统完善,央行将直接数字化发行货币。届时,工资将以数字货币的方式直接存入数字钱包,无需实体卡进行转账。
基于这样的定义,数字货币的载体和应用场景也会多元化。虽然当前试点版主要依靠App完成,但未来承载数字货币的终端不仅仅限于手机,还可以是电脑、车载系统、柜员机等任何具有“智能性”的终端。这意味着,当数字货币开始大规模普及时,可能会出现一种新型的“钱包终端”。如果重要的“货币”能够存放在一个专属的数字钱包内,将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数字钱包终端的形式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应用场景。例如,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或语言不通的外国友人,数字货币普及后,到处都是可用的终端,消费者可以随时利用指纹和人脸识别进行支付。然而,目前中国的移动支付已经非常普及,数字货币的推广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在推广数字货币时,除了需要强大的行政力量外,还需要找到消费者的痛点。例如,现有的移动支付在一些地方无法完成支付,而数字货币双离线支付功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另外,数字货币注重隐私保护,每一笔资金流动都会被记录,但只有相关部门才能查看,这可以一定程度上约束消费行为,避免隐私泄露。
总之,面对新事物,人们应该大胆尝试并适应变化。否则,在政策出台时才后知后觉,只有适应困难和不适感。当然,新事物要想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也需要考虑它能够创造的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