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深入了解NFT:定义、技术、用途

2月22日,据欧易最新数据显示,有“丐版Punk”之称的NFT头像项目Mfer交易额已突破5000万美元,创下历史新高。目前交易额为5510万美元,市值为3671万美元,当前地板价为4.44ETH。最近一次的交易记录是Mfer#8662在2月22日以41WETH价格成交,约合108,182.63美元,创下了该NFT系列的最高交易记录。这引起了广大投资者的关注和热烈讨论。那么,NFT究竟是什么?它基于什么底层技术?又解决了什么需求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梳理。

NFT的概念和性质:

NFT的全称为Non-Fungible Token,翻译成中文就是“非同质化代币”,它具有不可分割、不可替代、独一无二等特点。

区块链上,数字资产分为原生币和代币两大类。比特币、以太币等原生币拥有自己的主链;而代币则是附属于现有的区块链,通过智能合约记录账本。依附于以太坊上发布的代币是其中的一种,代币又可分为同质化和非同质化两种。

非同质化代币(即NFT)是唯一的、不可拆分的代币,因此不存在两个完全一样的NFT。这使得NFT可以与现实世界中的商品进行绑定,即通过算法将现实生活中的物品加密成为NFT,使其成为一种具有不可代替和独特性质的数字资产。

NFT基于什么底层技术?

NFT基于区块链技术。

NFT所具备的唯一公开性、不可篡改性和可交易性等特性,都是基于当前的区块链技术实现的。

区块链技术诞生于2009年,是比特币的创始人中本聪首次提出的。最初,它用于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记账。2015年,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将智能合约和虚拟机引入区块链技术,上线了以太坊第一阶段Frontier。这使得区块链应用场景得到了大幅拓展。目前,区块链行业正在进行Layer2扩容、共识机制优化等升级,进一步拓展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范围,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NFT解决了什么需求?

NFT的诞生与发展总是为了解决某一类问题。NFT最早由搭建在以太坊上的游戏加密猫CryptoKitties的创始人Shirley在2017年提出,并经过四年的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那么,NFT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呢?

我们认为可以概括为:实现资产的去中心化认证与交易。传统中心化的机构已经能够实现认证和交易,比如银行、拍卖行、交易所等。但为什么还需要NFT技术来进行认证和交易呢?

从认证角度来看,核心原因是NFT具有不可篡改和永久性的认证属性。它基于区块链技术中的公开数据交易和分布式存储。上传到区块链上经过认证的资产属于该地址所对应的个人或机构,不依赖于任何组织,拥有完全的控制权和处置权。而存在于中心化机构中的账号和数据有被封禁、被篡改而丢失的风险。一旦中心化机构消失,认证也将不复存在。

从交易角度来看,除了具备不可篡改和公开可追溯的特点,NFT还降低了成本。因为NFT对应的是资产,而中心化机构而区块链本身是基于信任的机制,可消除中间成本。

然而,尽管NFT具有明显的优势,为何尚未大规模取代当前的中心化机构功能呢?这与扩展性、去中心化和安全之间的不可能三角有关。一般来说,这三者只能同时达到两个。

当前的NFT技术更加注重去中心化和安全,而牺牲了执行效率。例如,比特币采用的PoW共识机制每秒只能处理7笔交易,每笔交易的确认时间接近1个小时;以太坊每秒处理约20笔交易,每笔交易的确认时间在4~8分钟左右。而中心化机构如Visa每秒可处理6469笔交易,支付宝高峰时期每秒可处理数十万笔交易。因此,中心化机构也具有其优势,不能一味追求去中心化,而应根据商业模式和属性选择解决方案。

此外,由于共识机制算法需要消耗算力,区块链平台会收取一定的代币激励出块。随着交易拥堵和代币价格的上升,以法币计算的交易费用也变得越来越高,这一机制弱化了去中介化带来的成本优势。

随着以太坊2.0的升级、共识机制的改进以及基于区块链Layer-2的侧链和高速链的推出,相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进一步扩展NFT的使用场景。

以上就是关于NFT相关内容的详细解答。现在NFT平台层出不穷,各种优秀平台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入场。然而,对于初入这个领域的交易者来说,选择一个优质的NFT平台尤为重要。欧易作为一家在行业中经历多年的老牌交易所,见证了去中心化金融、NFT和元宇宙的兴起以及带来的无限可能性。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微信二维码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