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TVL暴跌,DeFi2.0前景堪忧

随着DeFi2.0的标志OHM价格大跌,曾经随处可见的(3,3)被迫变成了「(-3,-3)」的meme,人们也开始站出来质疑DeFi2.0的可持续性。

仅1月17日一天,OHM的价格就下跌超30%,较最高点跌去了90%,TVL也遭受重创。OHM究竟发生了什么?DeFi2.0真的凉了吗?

为什么会暴跌? 这一次OHM暴跌的原因主要还是巨鲸的抛售。下图中的这个地址一次性抛售了82,526枚OHM,价值1100万美元,因此产生了相当大的滑点效应。这引起了一些Token持有者的恐慌情绪,为OHM带来了进一步的抛售压力,使得大量质押在DeFi协议里的sOHM被清算。

而OHM的暴跌也在整个DeFi2.0生态中产生了涟漪效应,很多市值更小的项目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确实阿瓦隆可以说是惨不忍睹。

DeFi2.0究竟是不是庞氏骗局? 在OHM暴跌后,推特和其他社群里看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DeFi2.0庞氏终于垮了。自OHM和DeFi2.0诞生以来,「庞氏骗局」这个话题就一直伴随其左右。OHM本身建立在博弈论之上,试图找到一种让人们获得收益的同时又不产生抛售压力的方法,最终实现协议控制流动性。从这一点来说,DeFi2.0是成功的,OHM、Wonderland等项目金库确实在较短的时间里积累了大量的资源。

但由于Token变基机制,早期投资者的确会占有更大的时间和成本优势,对协议的影响也更大。实际上这正是造成此次暴跌的原因之一:早期投资者通过变基积累了大量的Token收益,足以影响整个协议。

但是问题就出在这里。在律动《APY70,000%,被OHM分叉们支配的DeFi2.0》一文中提到,Token持有者对协议「储蓄支持」的信任是DeFi2.0项目的关键:持有者相信协议会在价格出现波动时,利用国库回购来稳定价格,这种信任是Token价值的唯一支撑。然而实际的情况却并没有那么美好,所谓的「储蓄支持」并没有发生,一些Token甚至跌破了协议「储蓄支持」的价格,导致很多用户的资产被清算。

这无疑打破了持有者对协议的信任,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对于协议来说,Bonding是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因为Bonding价格低于市价,所以更愿意通过向国库直接购买Token。但在此次暴跌中,Token直接跌破了Bonding价格,人们不再向国库购买Token,也意味着协议没有了收入来源,就更别谈回购能力了。

其实这次的暴跌在一些DeFi2.0项目上早已有痕迹可寻。一些项目(例如LifeDAO、IceDAO、SnowBear等)为了快速积累金库,提供高达200%的5日ROI,造成了极大的抛售压力,一旦Token价格低于Bonding,协议就宣告死亡,整个过程甚至不超过一周。不得不说,它们与庞氏骗局的确没有什么区别。

虽说OHM团队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但很多DeFi2.0分叉的现状就是如此,协议为了扩充金库盲目提高APY,最终同时伤害了自己和支持者。这很难不让人质疑「协议控制流动性」机制的未来。

Wonderland放弃OHM模型 我们都知道,Wonderland的金库在不久之前超过了OHM,成为了DeFi2.0最大的受益者。但在近期,其创始人Daniele宣布,Wonderland将放弃OHM的DeFi2.0模型,逐渐转变成一个「SPAC」,并采用新的ve(3,3)机制。SPAC代表「specialpurposeacquisitioncompany」,是以合并或收购其他公司为唯一目的而成立的公司。就Wonderland而言,这意味着协议将使用国库中的资金,代表用户去投资或者收购公司。

那么为什么放弃OHM的模型?其实原因很简单——通过稀释Token来维持收益的经济模型难以长期持续。的确,它达到了协议筹款的目的,Wonderland如今拥有比OHM还要庞大的国库。但需要考虑的是,当300多天的APYRunway结束后,又会发生什么?

因此Wonderland决定转向更高效、更透明的模式来奖励长期持有者,即ve(3,3)。在律动《AC拼命宣传的ve(3,3)究竟是什么?》一文中提到,这是YearnFinance创始人

猜你喜欢

微信二维码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