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规划》,目前我国养老护理服务人员供需失衡。某医养企业负责人表示,我国目前有2.64亿老年人,其中约4000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对养老护理服务人员的需求多达600多万。在“十三五”时期,护理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国注册护士总数增幅达到45%。但国家卫健委也指出,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健康需求增长相比,我国护理事业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护士队伍数量相对不足,分布不均;护理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差距较大;护理服务领域需要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护理领域相关体制机制仍需完善。
《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的目标是护士总数达到550万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3.8人。此外,要持续提升护士队伍的素质和服务能力,使其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提升护理科学管理水平,改进护理服务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标,《规划》提出了七项主要任务,包括完善护理服务体系、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推动护理高质量发展、补齐护理短板弱项、加强护理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医护理发展、加强护理交流与合作。
与此同时,我国养老护理服务职业教育发展缓慢。养老护理不仅仅包括生活照料和看护,还包括医疗、健康护理、心理护理等专业。《规划》提出加强护理学科建设,以满足临床护理需求为导向。此外,要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构建基于循证基础和临床需求的护理规范和技术标准体系,提高地区间、机构间护理同质化水平。
行业相关人士建议,加快推进养老护理员培养培训示范点建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委托专业资质企业等方式,加快推进养老护理人才培育基地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同时,支持鼓励高等本科院校开设养老相关专业的本科课程。
随着政策利好发布,相关产业也将迎来发展。《规划》强调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和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加强护理信息化建设。通过创新护理服务模式,提供便捷、高效的护理服务。实施护理信息化发展一直是一个重要任务,以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保障护理质量安全。
在护理信息化建设下,“互联网+护理上门”等产业也得到了发展。一些医院尝试使用移动护理平台,通过手机扫描病人条码,了解诊疗信息,并提供相关的护理服务。此外,也推出了“互联网+护理上门”等服务,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