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络时代就争吵不休的“中心化”与“去中心化”,在区块链时代好像有了更深刻的解读。 连以太坊创办人V神都蹦出来跟大家回应去中心化的真正含义,可见其重要地位。 那么,究竟什么是去中心化呢?比特币又是如何实现去中心化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标题1:什么是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最初是一个自然科学里的生态学原理,百科搜索的结果如下:在一个遍布有众多节点的系统内,每个节点都有着高度自治的特点。节点之间彼此可以随意连接,形成新的连接模块。任何一个节点都会变成阶段性的中心,但不具有强制性中心控制作用。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影响,会通过网络而产生非线性逻辑关系。这类开放式、扁平化、平等性的软件状况或构造,我们称之为去中心化。
进入网络时代,“去中心化”是一种状况或构造,其只能出现在拥有很多客户或诸多节点的系统内,每个客户都可连接并影响其他节点。通俗地讲,便是每个人都是中心,任何人都可以连接并影响其他节点,这类扁平化、开源化、公平化的情况或构造,称作“去中心化”。
如今“去中心化”是区块链的常见特点之一,其应用分布式储存与算率,整个节点的权利义务相同,系统中数据实质为全网节点共同维护,进而区块链不再依靠于中央处理节点,完成数据的分布式系统、纪录与升级。而每个区块链都遵循统一标准,该标准基于密码算法而非信用证书,且数据更新过程都需客户准许,从而奠定区块链不需要中介与信赖组织背诵。
在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去中心化”的集中了解误区是:去中心化=没有中心。去中心化不等于没有中心,而是中心多样化,所有人都可以变成中心,任何中心不是永久的,中心对每个人不具有强制功效。
标题2:区块链去中心化的优点:
1、容错性能力强。去中心化的软件不大可能由于某个部分出问题而停止运行,因为他依靠许多单独的节点工作。
2、不易被进攻。去中心化的软件更不容易被攻击,由于系统的某一个或几个节点被攻击,并不能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转。
3、数据没法篡改。在中心化的公司或组织中,管理者们为了自身利益,通常会相互勾结,擅自变更数据,毁坏顾客权益。而去中心化系统,每个节点都是单独平行运转的,且数据记录不可更改。那样各种数据就更公开化,顾客的权益获得更好地维护。
标题3:比特币是如何实现去中心化的?
那么,比特币系统具体是如何做到极致的去中心化的呢?
在比特币白皮书《比特币:一个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中,中本聪详细地解释了他是怎样设计这个系统的。在其中,他确立了此后全部区块链系统的关键设计原理。
一个真正的点到点电子现金应当允许从发起方直接线上支付给彼此,而无需根据第三方的金融企业。
已有的数字签名技术尽管带来了部分解决方法,但如果还要经过一个可信的第三方机构来避免(电子现金的)“双重支付”,那就失去了(电子现金带来的)关键益处。
对于电子现金会有的“双重支付”难题,我们用点到点的网络技术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法。
该网络给交易纪录加上时间戳(timestamp),对交易纪录开展哈希散列处理后,将之划入一个不断增长的链条中,这个链条由哈希散列完的工作量证明(hash-based proof-of-work)构成,假如不重做工作量证明,以此产生记录难以被改变。
最长的链条不单单是而且证实是由最大的CPU处理量池产生的。只要操控多数CPU处理量的计算机节点不(与攻击者)联合起来进攻网络自身,他们将生成最长的链条,把攻击者甩在后面。
这个网络自身仅必须最简单的构造。信息尽最大努力在全网广播即可。节点可以随时离去和
点到点电子交易;
不需要金融企业;
加密证据而非中心化的信用;
信用存在网络,而非某个中心组织。
而从这一摘要中,我们提炼了比特币系统设计的五个要点:比特币的区块链系统是由分布式账本(即狭义区块链)和去中心网络(点对点网络)组成的,产生链条的方法是工作量证明共识机制。最长链是由网络里的算率一同决定的,因此这是可信的,节点离去和添加依据的是最长链是可信的这一原则。这些组合起来构成了比特币系统。
讲到这里,相信大家对于什么是去中心化,以及比特币是如何实现去中心化的都有一定的了解了。总的来说,在区块链的世界中,不同项目之间都喜欢互相指向对方不是真正的去中心化。这类单纯的去中心化文化不但对项目的发展没有帮助,甚至适得其反。在追求“去中心化”前,必须思考清楚其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