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请问董秘, 贵公司是否有AIGC相关业务?棕榈股份回复:公司未涉及相关业务。
2023年开年以来,这样的对话常常出现在互联网上。 chatGPT带火了一批AIGC概念股,股票投资者或许做梦都希望,自己的持仓股票有AIGC相关业务。
回头看过往每一次科技圈兴起的技术浪潮,投资者、媒体、创业者,以及普罗大众,总是非常快速的进入某种元年、未来、变革等诸如此类的叙事,在短时间把热度推到最高,然后又以一种缓慢的方式归于沉寂。
在国内,不管什么浪潮来临,头部互联网大厂总是“在车上”。
2019年,Facebook推出数字美元Libra,区块链浪潮由此开启,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网易、华为……国内排得上号的企业几乎全部推出了自己的联盟链产品,与一众创业企业在一个赛道厮杀。
2021年,Facebook改名Meta,元宇宙技术浪潮上演,再一次,“所有人”都上车了,从VR/ AR到虚拟世界,元宇宙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2022年,数字艺术家beeple的《每一天:5000天》在佳士得以6025万美元落锤。数字藏品行业迅速繁荣,大厂又一次“短兵相接”。
2023年,chatGPT一上场就惊艳了所有人,AIGC风口开启。没错,同样的情形,每一家互联网大厂都撸起袖子上场了。
大厂这是又在蹭热点了吗?可能还真不是,从当前大厂们的态度看,AIGC的重要性远超前面三个所谓的技术浪潮。对于这些企业而言,如果这一次的机遇无法把握住,那么像新巨头字节跳动用算法颠覆老巨头百度这种事情就有很大概率再次上演。
我们梳理发现,AIGC的发展核心可以分为四个细分领域,分别是数据、算力、算法和应用。实际上,这几乎都是互联网大厂的“业务范围”。 AIGC并不是什么新概念,仅AI大模型这块,百度有文心一言,阿里巴巴有M6,腾讯有混元大模型,字节跳动有DA-Transformer,京东有K-PLUG,与其说是大厂蹭热点,倒不如说是从AI大模型到应用,战火已经烧到自己后院了。这与以往的热点完全不一样。
在ChatGPT刚问世时,推特上爆火的帖子就直言:谷歌的时代结束了。但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只有谷歌自己非常紧张,连夜推出了自己的AI对话应用“Bard”,可惜似乎技不如人,股价暴跌。这两天,越来越多的普通用户通过白名单体验了搭载ChatGPT技术的微软bing搜索,效果炸裂,搜索非常精准。用户抛弃谷歌的速度极有可能是飞速的。
从应用角度看,不仅仅是搜索,AI作为生产力工具,它可以和极多的现实应用结合,从而广泛提升各行业的生产效率。巴比特早在2022年10月就宣布全面拥抱AIGC,文章头图等采用无界AI绘画工具出图,效率和效果提升显着。
竞争带来繁荣,完全可以期待即将诞生的各领域AIGC类应用,AIGC的热度一定会持续高烧不退。
当下,媒体把绝大部分注意力给到了chatGPT和与之相关的AIGC类项目。这或许也是情理之中。
今天,如果仅从媒体角度观察包括区块链、元宇宙、数字藏品等过去两年的“变革性技术叙事”,偃旗息鼓的味道非常浓。实际上,上述领域真正还留在场上的玩家已经不多,真正具有可盈利的商业模式的或许更少。
但当前AIGC赛道可以说“泥沙俱下”,各类报道充斥网络,看起来每一个项目都有光明的未来,足以重构各个商业领域。嘉越投资管理基金经理吴悦风的观点是冷静的,他在微博分析称,历史上10个大级别的概念里,有3-4个是最后能落地能兑现的。而最后的赢家大概率不是第一轮概念炒作里跑得最快的。
“这个市场不像你想象的那样是纯炒作,而是把50%可能落地的未来做提前兑现的一个过度博弈。现在ChatGPT概念下群魔乱舞,但最终蹭热点的都会被杀下来。从资本市场的博弈看,市场最终会倾向于项目是不是具有可落地的订单、案例等,没有这个能力的公司就别瞎蹭。”
目前,我们看到的更多国内互联网大厂的入局姿势围绕在AI算法大模型,恰恰,大模型也是AI赛道最难的一环,它是大算力+强算法结合的产物,通过大数据输入,让大模型学习出一种特征和规则。大模型无疑是最基本的技术底座,目前正进入绝对的军备竞赛阶段。从当下的实践看,也只有大厂在这一级别具有竞争力。
而更多面向大众的创投机会将来自基于百花齐放的应用端。但是,当大模型还不并不十分成熟的情况下,应用端的发展显然是“雷声大雨点小”,噱头大于实际。
如何找到AIGC领域最后的王者?或许有两个观察的纬度,首先是谁的大模型更强大,能接入更多的应用型产品。其次,哪一个应用会率先收获最多的用户。
文章就到这里了,我会在交流群做更仔细的分析,如果想加入我的圈子,欢迎私信,所有资讯平台均为(Crypto马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