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球爆发金融危机。10月31日,《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这篇论文发表,其中描述了比特币的工作模式。2009年1月3日,中本聪在芬兰赫尔辛基的一台小型服务器上挖出了第一批比特币,标志着比特币的诞生。比特币但需要从区块链的数据结构来讲。区块链由数据块和“链”组成,数据块按时间顺序链接在一起,形成链式结构。简单来说,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不可篡改的数据库,将数据打包成数据块,并形成一个个区块。
区块是数据库的基本存储单元,记录一定时间内参与维护网络的节点间的全部交易信息,每次记账生成的一连串交易被打包成一个区块。比如比特币最初诞生时,中本聪在芬兰赫尔辛基的一台小型服务器上建立了第一个区块,也称为创始区块,然后挖出了第一批比特币。
作为数据库,区块链需要验证和保护数据。因此,区块链通过时间顺序以密码学的方式将每个区块关联起来,以增加整个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可信度。哈希算法是具体采用的密码学方法,通过计算哈希值,每个区块都在开头附上前一个区块的哈希值,实现关联。
哈希算法的特点是,只要输入的数据发生改变,即使只改了一个字符,整个哈希值也会完全不同。这意味着一旦有人恶意篡改之前区块中的数据,后续的哈希值将会改变,被其他人发现,从而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
当所有区块通过哈希算法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了一条链式的数据结构,类似铁锁链。最初比特币白皮书中称之为chainofblocks,即由块组成的链,后来翻译为区块链。
区块链作为一门新技术,由于其特殊的链式结构,具备数据不可篡改和可溯源的特点。这些特点在金融机构中非常受欢迎,例如在银行进行金额结算和信息录入时,区块链的不可篡改和可溯源特性可以确保记录不可被篡改,并追踪每笔资金的流向,从而使金融交易更安全可信。
因此,区块链与金融领域形成互补关系,金融提供了区块链的应用场景,而区块链为金融提供了安全的土壤。此外,在信息互联网时代,存在许多信息安全问题,导致用户与用户、用户与企业之间的信任成本不断增加。区块链的特性正好为解决这些信任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持。如果说互联网引领了信息传递的革命,那么或许在某一天,区块链会引领数据信任的革命。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感谢孟岩导师对本集内容的帮助和支持。-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