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是世界上最大的奇蹄目动物。它们的腿短、体肥笨拙,体长2.2-4.5米,肩高1.2-2米,体重2000-5000千克。它们的皮厚粗糙,成褶皱排列在肩腰等处,毛被稀少而硬,有的甚至无毛。犀牛的头部大而长,耳朵呈卵圆形,颈短粗,长唇能延长伸出。它们的头上有实心的独角或双角(雌性有的没有),角起源于真皮,脱落后仍能再生。犀牛没有犬齿,尾巴细短,体色为黄褐、褐、黑或灰。
有一次商朝的一位王在狩猎中捕获到71头犀牛后,非常高兴,在甲骨文中记录下了这个“辉煌”的成绩。
在古代中国的中原地区,曾经生活着许多今天仅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才能看到的动物,如貘、犀牛、水鹿和亚洲象等。商王和商人们在甲骨文中留下的记录,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古代生态演变的变化。
据气候学家竺可桢等人的测算,约在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100年的商朝时期,中国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大约64%。当时的东亚热带北界比现在北移了2.5个纬度,气温也比现在高出了2-3摄氏度。
但是,每一次微小的气候波动都会对自然和历史产生巨大影响。
大约在公元前1100年,中国历史进入了周朝时期,气候再次转向寒冷期。这一小冰期延续了整个西周时期,持续了250多年。《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周孝王七年(公元前903年)的冬天,“下了大雨雹,牛马死了,(长)江和汉江都冻结了”。
随着气候转向寒冷期,中原地区的先人们发现,原本广泛存在于河南等中原地带的犀牛、大象等动物逐渐向南逃离黄河流域。这些大型哺乳动物的南迁并不仅仅依靠人力可以实现,而是因为中国5000年文明史上第一个寒冷期的来临。
尽管犀牛和大象在西周时期开始逐渐消失于黄河流域,但在相对温暖、森林茂密的江淮流域,犀牛和大象仍然广泛存在。因此,先人们对于犀牛的南迁虽然感到奇怪,但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由于犀牛在当时中国的广泛分布,先秦时期使用犀牛皮制作的犀牛甲,甚至成为了南方国家楚国和吴国大规模战争的装备。
二、濒临灭绝
根据《吴越春秋》的记载,在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的决战中,双方都有大规模配备犀牛甲的军队。史料可能存在夸张,但是犀牛甲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广泛使用,说明了犀牛甲的重要性。甚至在对阵吴国和越国的军队中都可以看到犀牛甲的身影。
也许在那个时候,人们对犀牛的生存状况并没有意识到,进一步导致了对犀牛的非法猎杀。由于人类的肆意捕杀,导致中唐时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