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拟淘汰虚拟货币挖矿:落后产业待清除

4月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征求意见稿)》,从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三个类别,对现有的产业结构给出了调整意见。

其中,虚拟货币“挖矿”活动(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生产过程)被列入淘汰类产业。虚拟货币挖矿活动与一些产生毒害气体、环境高污染的化工生产技术归为一类,属于“落后生产工艺装备”类目。

根据《征求意见稿》,淘汰类产业主要是指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需要淘汰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具体来看,细分为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落后产品两项。

同时,《征求意见稿》还为全部淘汰类产业中给定了一个明确淘汰期限,若条目后有括号写明淘汰期限的,应在相应期限前淘汰;若有淘汰计划的条目,根据计划进行淘汰;未标淘汰或淘汰计划的条目为国家产业政策已明令淘汰或立即淘汰。由此,虚拟货币挖矿活动属于应“立即淘汰”的产业。

比特币被点名为“落后生产工艺装备”与其设计之初的共识机制PoW(工作量证明)有关。比特币的PoW机制是指客户端需要通过计算高难度的哈希函数来验证自己的工作,成功验证后才能得到比特币奖励。

“挖矿”是获取比特币的计算过程,本质上是争夺比特币公开记账系统的记账权。为了争夺记账权,挖矿计算机需要进行高效的计算,而这需要消耗大量电力。根据统计数据,2017年全球投入的电力资源约为485亿度,电力成本占比特币发行成本的七成以上。因此,全球主流矿区大多集中在水力资源丰富的地区。

对于比特币“挖矿”耗费电力的争议一直存在,有人认为是资源浪费。但也有人认为,比特币矿场解决了当地的弃水弃电问题,节约了铺设电网的费用。

为了突破PoW机制的弊端,以太坊使用了PoS机制(权益证明)。与PoW不同,PoS根据持币者持有数字货币的量和时间长度进行利息分配,几乎不存在浪费电力的问题。

然而,现实情况是,基于PoW机制的比特币在虚拟货币界占主导地位。目前比特币的总市值约为928亿美元,占全球加密市场的51.1%。相较之下,基于PoS机制的以太坊市值只占比特币的五分之一。

来源:澎湃新闻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微信二维码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