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白皮书介绍,数字人民币通过加载不影响货币功能的智能合约实现可编程性,使数字人民币在确保安全与合规的前提下,可根据交易双方商定的条件、规则进行自动支付交易,促进业务模式创新。
所谓"智能合约"是一种旨在以信息化方式传播、验证或执行合同的计算机协议。智能合约允许在没有第三方的情况下进行可信交易,这些交易可追踪且不可逆转。
智能合约的概念最早由NickSzabo于1995年提出。他在发表于自己网站的几篇文章中对智能合约进行了定义,称其为"一套以数字形式定义的承诺,包括合约参与方可以在上面执行这些承诺的协议"。
智能合约本质上是一种计算机协议,通过预先确定的代码自动执行合约条款,无需人工干预和第三方中介。它可以减少恶意和意外情况的出现,并减少使用信任中介的需求。
区块链技术支持智能合约的实现。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过程透明可追踪等特点,天然适合于智能合约。因此,可以说智能合约是区块链技术的特性之一。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数研所)申请了一系列与区块链智能合约相关的专利。这些专利涉及数字证书、交易凭证、智能合约、数据处理和共享文件等多个方面。这些专利为区块链中智能合约的注册、执行方法和装置提供了解决方案。
另外,一些银行也申请了数字货币智能合约方面的专利。比如中信银行的专利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数字货币交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专利通过智能合约接收央行智能合约发送的数字货币交易请求,并确定是否执行目标智能合约,实现数字货币交易的自动执行。
智能合约将会成为未来数字人民币应用中的重要技术手段。通过加载智能合约的数字人民币可以应用于多种环境和关系,如定向用途、定向人群和定向场景等。虽然智能合约不能完美解决现有支付场景中的复杂问题,比如电商平台的三方信任问题,但它为数字人民币未来的应用拓展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来源:金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