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以太坊与智能合约无限的可能。
以太坊给区块链带来的巨大的改变,最关键的就是它支持智能合约。
如果说比特币只是一段程序,部署在节点上,以太坊就像是一套操作系统,就像母体,在此基础上,你可以编写各种程序。
这就是智能合约,它的作用是执行某种命令,签署某种合同。智能合约的英文名叫smartcontract,直译机灵的协议。
别被他的名字忽悠了,其实它一点也不智能,一点也不聪明。很笨,笨到什么程度?笨到不知变通,只要达到条件就可以双方多方同时执行,还不能撤销。不仅如此,执行的结果还会公布到整个区块链上,以此实现不可篡改。
这个意义就非常重大了。比如我们买东西,总要解决先交钱还是先交货的问题,总有老赖和不要脸的。以前就很难解决,陌生人交易需要第三方来保证。
智能合约的诞生,真正解决了这个问题,为什么defi,去中心化金融特别火?说白了就是各种数字协议,特别适合快速签合同执行。只要你点一下就好了,别的不管。
以太坊非常的安全,它是多数节点同意才能确认信息,pow机制,和比特币一样,经过长期理论和实践的验证。
越来越多的项目开始在以太坊上跑。每天有各种各样的转账,各种各样的智能合约的执行,信息的流转。
但是,以太坊太慢了,所有的交易,都需要各个节点跑一遍,这能行吗?
我个人对于智能合约的理解也是逐步深入的,过去我觉得他就是一个程序,后来我觉得他就像一个法官,再后来我觉得他的想象空间非常大,因为程序设置是无穷尽的
举个例子,比如前一阵子的polynetwork。钱是怎么被盗走的呢?我讲过,原理就是,有人提交了一份智能合约,智能合约的内容是把你的管理密钥替换成我的密钥。
我直白的说,就相当于你给你老板打了一份报告,说现在由我做老板。然后这个老板估计也没细看,他就同意了,然后你真就变成他的老板,就把代币给转走了。你说神奇不神奇?
第二,去中心化的价值外溢与解决方案。
现实中的各个公司竞争,最后往往会一家或几家独大,可以把所有的市场份额都拿光,垄断。
区块链不一样,到一定的规模,就没有办法再扩展了,市场上有交易需求的人很多,你每秒钟就能处理那么多交易,多出来的需求怎么办呢?于是就诞生了各种各样的方案。
于是就我们听到各种各样的项目,什么polygon,layer2,还有各种竞争性的公链,比如波卡,ada,柚子,sol等等
他们生存的逻辑都是一样的,以太坊外溢出来的这些需求。比如layer2,把以太坊的交易打包,有点当年的闪电网络的思路
我俩经常做生意,不需要每笔都记账,提交很多笔之后,把余额提交到链上。
但这些方案肯定是有问题的。他肯定不是去中心化的。就在双方之间,这中间的安全性就不能保证,相当于绕开了问题。
第三,公链大战的历史与现状
以太坊慢,原因一个是pow机制,还有过多节点确认,所以现在以太坊要转型,要转到pos的机制。
很多公链,一开始就是pos机制的。我之前也写过pos的特点,挺复杂的。从区块构造,区块识别,确认过程都不一样。
经过这么多次的实验,最后大家达成一个共识。要解决现在的问题,就是分片,这是唯一可以保证去中心化程度的方案。
什么是去中心化?你参与这个网络,门槛不能太高。
比如,现在的比特币挖矿很多都是专业矿机,门槛就比较高了,一定程度上中心化了。
比如,你不能就是那么几个验证节点,一直在工作,你得把这个开放给更多人做。
再比如你对网络的要求不能特别高,不能说这个马路的修的特别宽,才能到你家去。
总之一句话就是,屌丝都能参与的网络才是去中心化网络。
公链大战的现状是什么呢?由于区块链不可能三角,安全性,可扩展性与去中心化限制,三者不能同时达到,安全性和可扩展性又没什么空间。
所以绝大多数的公链项目,都是在去中心化上做了手脚。甚至有的项目在区块验证上都做了手脚。验证节点都不是真实有用的。很多项目,一开始速度非常快,币价很高。
后来人们缓过神来,发现这个东西其实就那回事儿,跟区块链关系不是特别大,或者完全中心了。如果是这样,你是干不过中心化的平台的,你也干不过现在中心化的银行金融机构,长期是不行的。
不过短期真的不好说,情绪到了大家就会去买。大部分人可能都不知道是什么,就是炒买炒卖。所以很多人问我,既然不看好,为什么不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