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基于互联网和计算机算法,以极低成本实现货币的创造、流通和交易,且具备跨国流动的特点。它改变了社会、经济和信息互联的方式,也对货币和支付系统产生了影响。尽管大部分国家对私人数字货币的法律地位还没有明确规定,但数字货币带来的风险和挑战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许多国家根据本国国情出台了相关的监管政策。国际组织如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对数字货币对全球金融市场的重大影响表示关注,数字货币的全球治理正逐步成为全球议程的一部分。本文主要研究私人数字货币的治理问题,总结国内外数字货币监管的经验教训,探讨数字货币从国家监管向全球治理的必要性与可行路径。
私人数字货币的设计和发行缺乏国家信用的支持,一旦发行后就可以在未受限制的网络空间上进行跨国流动,其高风险性显而易见。
首先是交易风险。交易风险指的是投资者在数字货币交易中权益和义务没有法律框架下的具体规范,无法保障其权益。具体表现在:一是数字货币价格泡沫严重,比特币、莱特币等数字货币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大的资产泡沫之一;二是数字货币在互联网上进行匿名交易,参与者几乎不受监管,用户的隐私和重要信息容易被泄露;三是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处于自由发展状态,存在虚假宣传、操纵价格、内部交易及不合规经营等问题。
其次是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是指数字货币的发展过程中,因为内部或外部不利因素而经过长时间积累却未受重视,在某一时刻共同出现导致对金融系统造成重大影响的风险。数字货币摆脱了传统金融体系的监管,便于跨境资本流动,外国资本更容易进入本国市场。这些跨境资本无需经过银行清算和结算,从而增加了系统性风险。
再次是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指的是数字货币因供给量限制和交易量波动而导致价格剧烈波动,市场无法有效运作。一方面,数字货币体系不具备法定货币的供应机制特征,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供应量非常有限,容易导致流动性不足。另一方面,许多国家和地区倾向于用法定货币兑换泰达币、比特币等平台币,然后通过这些平台币购买其他数字货币,这增加了数字货币流动性管理的难度。
另外还有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指的是一些组织或个人利用数字货币规避现有法规或从事不合规行为。主要表现在:一是洗钱犯罪。数字货币改变了洗钱犯罪的模式,快速的支付结算提高了洗钱犯罪的概率,多样化的支付方式为洗钱提供了无形且便利的渠道;二是非法融资。首次代币发行(ICO)是数字货币发行的主要融资手段,很多ICO最终成为“庞氏骗局”;三是数据泄露。数字货币供应商收集用户的交易数据和个人信息,集中化存储的数据面临被入侵和泄露风险。
另外还有技术风险。技术风险是指数字货币在现有技术水平的限制下,存在着无法预见、无法解决的困难。数字货币的技术风险主要来自区块链系统和交易货币平台两方面。区块链本身存在着两种技术风险,一是区块链自身技术缺陷的内部风险,二是快速发展的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带来的外部风险。数字货币平台风险主要是平台开发中存在的编程结构不完善、编程语言使用不当等原因导致的代码层面的漏洞,以及智能合约的使用导致平台监管功能弱化。
最后是主权货币面临的挑战。比特币已经成为继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和卢比之后的第六大“货币”。随着比特币的全球影响力不断扩大,它有可能逐步成为世界储备货币,进而导致一些主权货币边缘化,失去国际地位。数字货币在全球范围内推动着货币传输的“去中心化”,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金融生态的“去政府化”。
本文由蜡笔聊最炫科技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