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上午,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了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商务局、市文旅局、市体育局、朝阳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负责人介绍了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郭文杰介绍了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总体情况。数据显示,数字人民币在冬奥场景中的使用数量达到了40.3万个,室内标准冰场的数量达到了49个,有效冰面面积不小于1800平方米。
郭文杰表示,自国务院批准北京等5个城市进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以来,北京市各有关部门一起推进这一工作,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他介绍说,他们构建了"四个体系"的工作机制,扎实地推进了"四梁八柱"。首先,形成了高位统筹、上下联动的组织领导体系,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并设立了"一办十组"。同时,建立了市领导联系服务重点商圈和平台企业的机制。其次,形成了"1+10+17"的实施方案体系。市级方案推出了消费新地标打造等十大专项行动,十个专项工作组、16区和经开区根据各自的优势特色和战略定位,推出了"10+17"的配套实施方案。第三,形成了"2+3+5"的常态化推进体系。包括"周调度、周调研、周简报"和"月部署、月统计、月点评"两个机制,以及商圈平台、"五子"联动、全媒体宣传三个着力点。第四,形成了统计监测评价体系,围绕国际知名度等六个维度设定了42项监测指标。
他强调,他们要加强"五个清单"的统筹管理,圆满完成年度目标。据介绍,目前173项任务的2021年度目标全部完成,31个2021年度项目按期落地,81项政策已出台,建立了111家头部企业与政府对接的渠道,市区联动开展了"2021北京消费季"的22个主题活动。2021年,全市的总消费、服务消费和社零总额同比分别增长了11%、13.4%和8.4%,消费市场整体恢复到了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
郭文杰介绍说,他们正在全面实施"十大行动",消费升级效果显著。首先,在多个领域协同努力,提升商品消费质量和规模。22个传统商圈和20家试点企业基本完成了升级改造,王府井步行街被评为国家级示范步行街。环球主题公园自9月开园以来,当年实现的营业收入达到了16.45亿元。在2021年,有901家首店在北京落地,几乎是上一年的五倍。他们还建立了6个新的消费品牌孵化试点基地和4家新认定的时尚品牌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同时,连锁便利店和社区超市的数量也有所增加,每百万人拥有的数量已经提高到310个,便利店、书屋和药店进驻了地铁站,而且他们的离境退税商店数量在全国位居首位。
其次,他们在多个领域统筹推进,提升服务消费体验。数字人民币在冬奥场景中的数量达到了40.3万个,初步完成了全市15个信息消费体验中心的评定工作。他们还认证了46家企业的278件"北京礼物",发布了"2022北京冰雪消费地图",推出了22条北京冰雪主题游线路和10条虎年春节旅游线路。有效冰面面积不小于1800平方米的室内标准冰场的数量达到了49个。此外,还建成了32家互联网医院,有12所新的国际学校投入使用。
第三,他们采取了多种措施,共同推动消费环境的不断优化。出台了28项政策,包括品牌首店、消费季活动、商圈发展、总部企业、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等。他们还组织了第十一届商业服务业技能大赛,共有569家企业和近3.3万名员工参与培训和比赛。经开区选取了超市和便利店等10个行业场景进行了"一业一证"改革试点。
第四,他们通过多个主体的共同努力,有效提升了"北京消费季"的影响力。通过聚焦购物、时尚、数字等8个消费领域,2021年共推动市场主体开展了3000多项线上线下商旅文体活动,关键商圈的客流量同比增长了15.1%,重点监测企业的销售额较2019年同期增长了10.8%。
郭文杰表示,下一步,北京将继续以"1+10+17"的实施方案体系为主线,紧盯目标任务,坚持清单化管理,高标准推动培育建设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力争到2025年,将北京率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竞争力和美誉度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来源:人民网(记者鲍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