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2021年业绩不及预期,宁德时代再次强调,受锂矿等原材料上涨因素,导致成本增加。
关于下一步的应对,宁德时代回应可以归纳为:一方面,加强供应链布局;另一方面,坚持技术、产品、商业模式、生产制造及服务等方面的创新。
从中不难发现,宁德时代股价的一路大跌,预示其自身问题的同时,也能窥探出整个动力电池产业链的痛点,更预示着行业处于变局的档口。
01 产业链仍处初级阶段 正如曾毓群所说:“新能源产业目前处在发展早期阶段,小荷才露尖尖角,后面还有十倍以上的市场规模增长空间。”
动力电池产业链目前仍未成熟,这从原材料价格大幅涨价、不断扩产能等现象,就能发现端倪。
从产业链上下游格局来看,供需平衡早已被打破。随着下游终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大爆发,导致市场对动力电池需求量的陡增。然而,上游原材料苦于原材料紧张,中游动力电池厂商不仅面临成本上涨,同时也为产能不足犯愁。
宁德时代的主业为动力电池,处于产业链中游。一边是上游原材料价格大涨,另一边是下游主机厂对动力电池的迫切需求,可谓“上下挤压”。
据悉,今年一季度电池级碳酸锂的均价从25万元/吨左右暴涨至超过51万元/吨,而去年同期的均价不足5万元/吨。显然,这已经违背了正常的市场规律。
另一方面,有效动力电池产能依旧稀缺。按宁德时代的观点,锂电池行业号称的规划产能太大,但单GWh产能实际投资需3-5亿元,目前同行动辄宣布几百Gwh的产能规划,需要上千亿的资金投入,所以要看最终落地情况。而且,还要面对将来的产品、技术在不断地更新换代与现有工艺、设备的匹配性问题。
如此一来,尽管各大动力电池厂商在不断扩产能,但有效产能依旧稀缺,还存在无效产能过剩的问题。所以,构建健康、良性发展的产业链格局已是迫在眉睫。
好在,近期原材料价格已经有显著下降的趋势。上海钢联发布数据显示,5月6日部分锂电材料报价再度下调,例如六氟磷酸锂跌10,000元/吨。
未来,基于市场监督机制的建立以及有效产能的布局,产业链将走向供需平衡,并逐步从初级阶段向成熟阶段发展。
02 从生产制造到技术创新 “任何小规模的电池制造,如果没有颠覆性的技术,是无法改变当前竞争格局的。”
业绩说明会上曾毓群的这一句话说明了,锂电池技术还远未到同质化竞争时代。
创新方面,宁德时代表示,聚焦在动力电池的材料、结构、制造、安全可靠等多个领域,以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尤其是材料和机构两大领域,例如材料创新包括高镍、高硅、M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