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区块链的前世今生:纵览1980~2009历史里程碑事件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小编:记得

猛戳:App下载

文章来源:区块浪潮

早期并没有区块链这个概念,区块链源之于比特币的核心技术,但比特币的诞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比特币是典型的跨领域跨学科的人类智慧结晶,而中本聪就是区块链领域第一个站在巨人肩膀上的那个人。

这篇文章我们将探讨区块链的起源及诞生前的里程碑事件。

密码朋克之80年代

上个世纪80年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但是也使得人们开始担忧起自己的隐私,密码朋克就是一群致力于构建匿名系统保护个人隐私不受侵犯的人,他们崇尚自由不相信企业甚至政府。

如果期望拥有隐私,那么就必须亲自捍卫。

他们使用密码学,匿名邮件转发系统,数字签名等技术保障个人隐私不受他们侵犯,但是在当时加密技术还没有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应用,主要还是被运用在军事情报领域。

数字货币,当时叫电子货币的理念就是在这一时期萌芽,一个名叫蒂莫西·梅(TimothyMay)的技术极客首先提出了不可追踪的电子货币:加密信用(CryptoCredits),用于奖励那些致力于保护公民隐私的黑客们。

头疼的技术难题

上个世纪90年代是密码极客的活跃时期,被称作加密领域的黄金10年,在这期间涌现出了一大批密码学家和技术极客,数字货币从最初的构想开始逐步的向应用落地。

而当时数字货币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建立分佈式共识,解决拜占庭将军问题。

拜占庭将军问题是指,把战争中互不信任的各城邦军队如何达成共识并决定是否出兵的决策过程,延伸至计算领域,试图建立具有容错性的分佈式系统,即使部分节点失效仍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也可让多个基于零信任基础的节点达成共识,并确保信息传递的一致性。

前比特币时代

在90年代初期,由于理论和技术的局限,拜占庭将军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但密码极客们依然需要数字货币,于是替代性的方案被提了出来。

1990年,大卫·乔姆(David Chaum)提出注重隐私安全的密码学网路支付系统,具有不可追踪的特性,就是后来的电子货币Ecash。不过Ecash并非去中心化系统。

后来大多数电子加密货币都继承了Ecash重视隐私安全的特性,以盲签名技术(Chaumian blinding)为基础,但都没有流行起来,因为它们都依赖于一个中心化的中介机构。

而Ecash的主体是大卫·乔姆创建的Digicash公司,不幸的是后来这家公司破产了,Ecash项目没能继续下去,儘管它失败了,但这是数字货币史上的第一次实际应用的尝试,为后来者提供了相当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技术突围

1991年,Stuart Haber和W.Scott Stornetta发表了无法被篡改文件的时间戳论文,随后一年,他们升级了系统,採用了Merkle树的数据结构,进一步推动了技术的发展。

在随后的发展历程中,还诞生了与实物黄金锚定的数字货币E-Gold,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公司在Paypal前两年诞生,用户持有E-Gold就代表持有黄金,但因为依然是中心化的运作方式,这个项目后来演变成了一个庞氏骗局,最终被美国司法部门叫停。

智能合约的出现被认为是区块链领域里面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997年尼克·萨博在发布的论文中首次提出智能合约的理念,同年,计算机工程师戴维提出了可匿名的,去中心化的电子加密货币系统B-money。

B-money实际上已经有了许多数字货币的特点,例如:分佈式账本同步更新、激励机制、非对称加密等。

分佈式思想是比特币的重要灵感来源,而B-money被认为是比特币的精神先导。

但在B-money系统中,要求所有的账户持有者共同决定计算量的成本并就此达成一致意见。但所有人一致决定计算成本这个事情在后来被证明是不可行的,B-money项目也因此失败。

在数字货币发展史上,另外一个对比特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微信二维码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