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区块链入门教程——最简单易懂的解释

我在去年年初第一次听说比特币区块链的概念。然而,我误将区块链称为“区域链”,以为与区域有关。区块链这个词在各大头条频繁出现,使人不禁怀疑自己是否落伍了。如果你和我一样对区块链不太了解,不妨阅读一本书来掌握一些概念。

这里介绍的这本书名为《区块链:定义未来金融与经济新格局》。老实讲,这本书的写作一般,内容有些重复,但基本够浅显易懂的。读完这本书,你可以至少了解到比特币和区块链的基本概念。在解释区块链之前,我们先回答一个问题:比特币和区块链是同一概念吗?答案是不是。

PS:以下内容是基于个人理解的,也许存在差错,欢迎指正。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技术,其所谓“去中心化”,简单来说就是整个网络中没有服务器,或者每个用户都是服务器。如果你曾经使用过迅雷,你可能已经遇到过这种现象:当你从网上下载一部电影时,如果你没有关闭迅雷,则你的电脑将变成共享这部电影资源的其他用户的服务器。其他用户下载后,他们的电脑也成为服务器,并不断形成更多服务器,这会使该电影下载速度加快。这种技术有一个专业术语:对等技术(点对点技术或Peer-to-Peer技术,即P2P)。区块链基于对等技术,并试图解决中心化的问题。那么为什么要消除中心化呢?这得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说起。

2008年9月,随着雷曼兄弟的倒闭,金融危机开始爆发。为了应对危机,世界各国央行采取了大量的货币宽松政策,不断印刷钞票,这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因为他们的钱贬值了。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想出了一些方法:为什么只能央行发行货币呢?有没有什么技术可以去掉发行货币的中心机构?

这些人的首要问题是要思考货币的本质是什么。从物物交换的起源到最初的等价物,货币似乎一直都是一种有形的物品。即使是纸币,也需要有人签字才能生效。但这些人认为,贝壳、黄金、纸币、存款等都是货币的表现形式。货币的本质是一种契约,一种信任关系。如果你我相互信任,一团糟也能成为货币!如果这个理解是正确的,那么发行货币的过程就不应该由央行这样的中心机构来管理,因为人们并不相信央行!实际上,我们不能说人们不相信央行,而应该说相较于人,人们更相信机器。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只要有人参与,人类很难完全信任,但机器不同,只要它的算法正确,机器绝不会出错。

这些科学家设计了一种方案,基于对等技术,使得整个体系中没有服务器,所有用户的地位平等。但这又引起了一个新的问题:对于同一笔交易,哪个记录是准确的?比如,甲花5元买了一杯可乐,而乙却说甲花了10元。那么甲到底花了5元还是10元?如果有一个中央服务器,这个问题就好解决了,一切以服务器上的记录为准。但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服务器存在,甲和乙的地位是平等的。甲的5元和乙的10元之间存在矛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采用了密码学中的“非对称加密算法”,也就是公钥和私钥。在这种算法下,当甲购买可乐之后,可以确定交易来源确实是甲,而且交易立即被公布到全网。所有用户(实际上是半数以上的用户)经过确认该笔交易后,它就会生效。如果乙想推翻这笔交易,就必须要比甲更快地传播并得到全网的认可。这几乎是不可能的。确认交易之后,它会被打包到一个数据块中。另外,规定所有新的交易的输入必须是某一笔交易的未花费的输出,这些输出构成了区块链。

作者认为,区块链技术类似于互联网的HTTP协议,通过某些共识算法打通各个环节,有明显的优点和广泛的应用前景,但要走的路却是曲折的。作者说:“对于任何一项技术,尤其是颠覆性技术,我们经常会犯一个误判:高估短期影响,低估长期影响。如果我们用同样的逻辑去思考创业机会,我们会发现早期的机会要比想象中的少得多,而中后期的机会却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就像互联网的概念一开始变得火爆一样,互联网的泡沫太大,最初的创业公司很快就死掉了。直到多年之后,人们才意识到互联网的真正价值。

最后,让我们想想比特币。比特币只是区块链技术的早期应用。如果成功,我们可以在物流、医疗和智能合约等领域继续应用。个人认为,“去中心化”的概念还是有点超前了。只要政府存在,他们一天也不会让你去中心化。与其花费时间和精力挖比特币,还不如老实做点正事。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微信二维码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