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异步共识,解决区块链“不可能三角”难题

创新工场近日在媒体发布会上宣布,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副院长兼执行董事王嘉平博士与汪浩博士撰写的区块链研究论文已被计算机网络顶级学术会议NSDI(Networked Systems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录用。该论文提出一种称为“异步共识组(Monoxide)”的区块链扩容方案,可以实现比比特币网络高出1000倍的每秒事务处理量,以及2000倍的状态内存容量,在由全球4.8万个节点组成的测试环境中经受住了考验。

王嘉平透露,Monoxide模型将于今年8月上线测试网络,供开发者做技术评估。早期区块链技术因“三元悖论”受限,这也被称为“不可能三角”。也就是说,无论区块链网络采用哪种共识机制来决定新区块的生成方式,都难以同时兼顾性能、安全、去中心化这三项要求。而Monoxide模型尝试在满足安全、高性能和去中心化的三角特性前提下,尽量不引入额外的实体和机制。Monoxide网络是一个并发的多链系统,每一个链称为“共识组”。共识组是由多个同质的、功能完全一致、地位完全平等的独立共识系统实例所构成。

Monoxide模型可将一个现有的单链共识算法,横向扩展1000倍以上,从而使吞吐量提升1000倍以上,同时也将全网计算能力和状态表达的内存空间提升2,000倍以上。理论上,横向扩展的倍数上限甚至能够达到10万量级。

尽管Monoxide模型的多链模式已有其他区块链项目采取,但王嘉平认为,在未来,单链模式和多链模式会同时存在,并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捕获市场中不同的应用场景或目标。

猜你喜欢

微信二维码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