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推动区块链技术在司法领域更广泛应用

本文转自:学习时报。

科技与法治建设的关系日益密切。如何运用区块链等技术推动数字化变革,促进法治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推动智慧法治建设迈向更高层次,是我国司法领域的重要课题。

区块链是一系列技术的合集,包括点对点通信技术、非对称加密技术、智能合约技术等。它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应用已延伸到多个领域,其中也包括司法领域。

今年5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区块链司法应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进一步加强区块链在司法领域应用,充分发挥区块链在促进司法公信、服务社会治理、防范化解风险、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作出了全面部署,并明确提出到2025年,建成人民法院与社会各行各业互通共享的区块链联盟。

区块链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在司法存证、跨部门数据共享互信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首先,在司法存证领域,区块链技术的防篡改性广泛运用,通过“全流程记录、全链路可信、全节点见证”的区块链,所有操作记录都被不可篡改地记录,不仅提升了司法公开的效率和水平,也有利于预防司法腐败,增强司法公信力。基于这种防篡改性,人民法院也可以利用区块链,通过数据的互通,实现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同。其次,区块链与隐私计算技术的结合,可以有效保障数据隐私安全,打破数据壁垒,扩展数据的开放性应用。最后,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合约能够自动执行,具备透明可信、自动执行和强制履约的特点,这大大提高了司法业务流程的自动化水平,有利于切实解决执行难。

作为收集、固定和防篡改数据的技术手段,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电子数据早已得到官方认可。司法区块链建设与应用正在不断深化,从区块链存证向确权、审判管理、电子卷宗、自动立案、智慧查封、智慧执行等领域全面推进,最高人民法院还发布《司法区块链技术要求》《司法区块链管理规范》等,区块链的司法应用逐步规范。

当然,在加强区块链技术司法应用的同时,我们也要冷静地关注到它可能带来的风险并对其进行有效预防。目前在技术上尚存一些没有克服的难点,大规模的区块链应用还有难度;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滞后,需要补齐法律空白。这些困难导致区块链在具体司法场景中的应用还存在着局限性。因此,人民法院需要进一步加强区块链应用顶层设计、持续推进跨链协同应用能力建设、提升司法区块链技术能力、建设互联网司法区块链验证平台、建立健全标准规范体系。同时,必须以人的权利保护为核心,坚守司法的本质属性,规范限制司法区块链存证、智能合约的应用,实现司法区块链与其他信任机制之间的良性协同,真正做到技术与司法的融合。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微信二维码

微信